通讯员 周凌尧
盛夏时节,江城武汉科技氛围浓厚。6月29日至7月3日,湘潭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186名优秀学子跨越湘江,来到武汉职业技术大学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产教融合基地,开启以“光联万物・智造未来”为主题的生产实训。此次湘鄂两校贯通学术前沿与产业实践的合作,为服务国家光电信息产业战略需求迈出了坚实一步。
在本次生产实训启动仪式上,武汉职业技术大学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杨俊表示,湘潭大学的学子带来了 “为什么” 的深度思考,武汉职业技术大学学生则贡献了“怎么做”的硬核手艺。他以激光器制造为例,强调没有理论指导的工艺如同盲人摸象,脱离实践验证的公式只是纸上谈兵。同时,他勉励学员们牢记实训室墙上的标语:“顶尖的工匠渴求方程滋养,真正的学者敬畏扳手力量!”
湘潭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刘轩感慨道:三百年前,湖南人王夫之在《思问录》中呼吁“知行相资以为用”;三百年后的今天,湘潭大学学子在国家级光电产教融合基地践行这一真理。他希望参加此次实训的学子们既以深邃思考叩问原理本质,又以务实行动扎根产业土壤,在光与电的交织中,成长为兼具学者视野与工匠本领的新时代追光者。
武汉光驰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小红提到,本次实训项目的诞生,源于三方对产教融合、赋能新工科的共同追求。通过整合武汉职业技术大学产业实训基地、湘潭大学专业实训的实际需求,以及企业工程师的现场经验和高校“双师型”教师智慧,保障实训内容紧贴产业热点、技术前沿和科研生产一线,让学生实现与产业需求、技术创新、职业发展的零距离接触。
湘潭大学学子深入参访了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5G 通讯实训基地及光电产业实验室,亲身感受武汉中国光谷在“光芯屏端网”国家战略产业集群中的硬核科技实力,也深刻体会到武汉职业技术大学师生“追光逐电”的执着。湘潭大学物理学“韶峰班”的刘好杰凝视着真空镀膜机跃动的流光,不禁连声赞叹:“太帅了!教材里的尖端设备就在眼前!”
在为期5天的实习实训中,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精心设计了《激光加工技术》《LED 显示与控制》《电子产品生产工艺》《光电探测》4个实训项目。
在《激光加工技术》实训中,学员们将书本上的激光原理知识与实际激光设备操作相结合,在调试激光加工参数的过程中磨炼耐心和细心,切实掌握了打标、切割、焊接等关键工艺的核心操作流程与参数匹配技巧,有效提升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动手能力和严谨规范的操作素养,增强了面向先进制造业的综合技术能力。
《LED 显示与控制》实训课上,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的教授和“双师型”教师亲自示范,带领学员系统学习LED显示屏核心技能。教学内容层层递进,从基础的灯珠连线、灯板组装,逐步深入到整屏拼接、控制系统配置及参数调试。在“手把手”的实践教学中,学员们清晰掌握了“线 — 板 — 屏 — 系统”全流程操作,以及当前主流商用LED显示屏设备的组装规范与调试方法,工程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实训让学员们沉浸式体验了电子制造的“工匠精神”。他们围在教授身边,专注追随焊枪移动,聆听焊接要点讲解。围绕“设计、布局、焊接、调试、分析、定位、修正”的核心操作链,学员们亲历了电子产品从无到有的完整制作过程。在系统化的动手实践中,每位学员独立完成首件电子作品,深刻理解了精密制造的严谨与工艺素养的重要性。
《光电探测》实训同样给学员们留下深刻印象。他们亲手搭建光路、调试探测器,学习精准捕捉微弱光信号的方法。学员们屏息凝神地分析光谱仪呈现的数据,深入探究光与电转换的核心机理。通过“器件认知 — 信号采集 — 特性分析 — 系统应用”实践闭环,学员们掌握了光电探测器的核心性能参数测试方法,提升了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光电测量问题的能力,为未来从事光电系统研发与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7月3日,为期五天的生产实训圆满收官。湘潭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实训带队教师表示,在系统参与四大核心实训项目的过程中,学子们扎实掌握了先进光电设备操作、精密工艺调试与核心生产流程,深入理解了从原理到产品落地的全链条实践,有效锤炼了工程思维、严谨规范和安全意识,显著提升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团队协作与适应产业需求的综合能力。
“此次跨校联合实训,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光电工程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是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生动实践。”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是武汉职业技术大学职业本科教育元年。前期,学院“走出去”调研学习深圳职业技术大学、金华职业技术大学等院校的优秀实践;现在“请进来”承接双一流本科院校生产实训,既是践行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责任,也是为建设好职教本科专业所做的探索。通过与普通本科院校互相借鉴、融合贯通,相信武汉职业技术大学的职教本科一定会发展得更好。
审核:杨俊 责任编辑:娄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