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职大2025年劳动教育现场会:以劳赋能,探索育人工作新范式

发布者:xww来源:学生工作处发布时间:2025-03-28浏览次数:504

       新闻网讯(通讯员 袁昌宁、鲁思)在生活中播撒劳动的种子,在专业里铸就劳动的匠心。3 月 25 日下午,武汉职业技术大学 2025 年劳动教育现场会在光谷东校区如期开场,副校长刁元斌与学生工作处、各二级学院相关负责人以及全体辅导员汇聚一堂,共同探寻学校劳动教育赋能人才培养的创新密码。

       在实地观摩中体验劳动教育成果

       活动伊始,与会人员在智能商务学院教师代表和学生志愿者的热情引导下,分组参观光谷东校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实地感受学校劳动教育成果。

     “青年 +” 劳动实践工坊的 “责任田制 + 工坊自治” 模式独具匠心。工坊占地 600 平方米,该院 22 个班级、4个专业、办公室及党支部各自申领 “责任田”,师生携手完成从播种到丰收的全过程农耕实践,在劳动中体验乐趣、收获成长。工坊内 6 大功能模块相辅相成,“田间实操 + 工坊实训” 的组合模式,催生出 37 个学生创业团队,实现了 “五育并举” 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

       在工坊魔术体验区,学生们通过创意魔术将劳动工具转化为表演道具,展现劳动教育的多元形态,令在场教师赞叹:“原来劳动教育可以如此有趣!”

       电商直播基地则别有一番景象。智能商务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关勇介绍,学生在这里开展电子商务综合生产劳动实践,投身“抖音来客、助农直播” 等项目,对接商家,制作发布超 200 条短视频,累计播放量近 10 万次,销售额超 2000 万元,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直播现场,学生主播们妙语连珠,与评论区互动频繁。

       副校长刁元斌饶有兴致地询问直播账号运营情况,学生们热情回应,分享着直播背后的故事。有学生介绍道:“不同产品类型的账号起号时间和粉丝量差异比较大,我们现在的账号主要售卖迪士尼门票。直播会有通用讲稿,不过我们会根据自身风格和特色对讲稿进行修改,让直播更有个性,更有吸引力。”

       聆听经验分享,碰撞劳动育人智慧火花

       实地观摩意犹未尽,经验分享环节给大家带来更多启迪。来自不同学院的三位老师相继登台,分享劳动教育的实践做法和经验。

       智能商务学院关勇以《在日常中播种,在行动中收获》为主题,阐述劳动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的创新路径。依托责任田制、劳动工坊及企业实训等多元方式,打造 “青年 +” 实践思政品牌,将劳动价值观培育与专业技能训练有机结合,构建 “三对接・五融合” 劳动教育框架,提出 “全域协同型劳动育人” 模式,推动劳动教育从“课堂讲授”向“行动浸润”转型,助力培养新时代复合型人才。

       智能制造学院专业教师李渊以《学科赋能·劳动育人--专业课程与劳动教育的共生实践》为主题,以电气自动化专业为例,分享了将技能训练与价值观塑造同步推进的实践案例,提出“专业融合型劳动教育” 理论,强调将劳动教育融入实习实训、企业实践、创新创业,为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的高技能人才提供新思路。

       时尚与传媒学院党委副书记陈玲玲如何上好劳动教育这门“必修课”为主题,分享了学院系统设计“精耕五美”劳动实践育人工程将服装设计、影视编导、广告策划等专业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引领学生从中感受信仰之美、师生之美,环境之美、创新之美、自信之美。

       总结展望,锚定劳动教育前行方向

       听取各方经验分享后,刁元斌充分肯定了各学院创新推进劳动教育实践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效。他用“实”“立”“强” 三个字总结了参加现场会的感受:“实” 是在真实场景中让学生亲身参与劳动,在 “做中学、学中做”;“立” 是打破劳动教育与专业学习的界限,让劳动教育扎根人才培养;“强” 是整合资源,强化劳动教育的可持续性。

       站在“本科校” 和 “双高校” 建设协同共进的新起点,刁元斌对学校劳动教育提出三点期望:一是坚持目标导向,精准定位,让劳动教育深度融入人才培养;二是坚持问题导向,破解资源分散、“两张皮”、特色不足等难题;三是坚持成果导向,推动成果可视化、价值可量化、影响可感化,提升育人价值。

       举办此次劳动教育现场会,既是对过往成果的总结展示,更是为未来发展蓄势赋能。相信在广大师生的积极探索与实践中,劳动教育将在武汉职业技术大学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培育出更多德技并修的高素质人才。        

        审核:陶舒  责任编辑:娄修明


武职影像

视频播报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