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学子暑期“三下乡“:探寻“非遗”文化,助力革命老区乡村振兴

发布者:xww来源:中华网发布时间:2024-07-28浏览次数:10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全国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优化乡村环境、发展乡村经济、带动乡村旅游、实现农民增收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7月9日至7月13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寻梦非遗”小分队前往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开展以“非遗+模式赋能阳新农文旅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暑期实践及调研工作。

 了解“非遗+产业转型”,看乡村振兴之根基

古法榨油与玉堍油面是阳新县具有代表性的省级非遗项目。7月9日,实践团队首站来到龙港镇古法榨油基地参观,了解榨油的焙干、碾粉、蒸粉、包饼、入榨、出榨、装缸等工序。

       龙港镇团委书记李涛介绍,传统榨油技艺的形成与当地百姓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这些年龙港镇完成“ 电商+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升级转型,促使包装、制罐等配套产业相继落地,促进了本地芝麻饼 、折子粉等多种非遗乡村特色产业大力发展。

       7月10日,实践团队前往浮屠镇玉堍村,在当地村民指导下体验割面、搓条、盘面、上筷、拉面、晾晒的制作过程。据村支书介绍,原来手工油面多为家族式传承,2011年村里才组建了玉堍油面专业合作社并注册了“玉堍”商标,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从事油面加工,玉堍油面也成为玉堍村的经济支柱产业。

开展“非遗+红色研学”,感受乡村文旅魅力

       7月11日,实践团队一行来到龙港镇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中国共产党鄂东南特委遗址等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并与龙港历史革命纪念馆馆长陈迪河就“非遗+红色研学”的开展形式、教育效果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实践团在陈馆长引导下走进烈士陵园,向革命先烈默哀致敬,观看阳新革命历史宣传片,走访红军街,探访援老抗美老党员,沉浸式感受到中国革命波澜壮阔、艰难曲折的辉煌历程。

       陈迪河馆长说:“红色故事是阳新民间文学类‘非遗’,未来希望能够将实践活动、非遗经典和旅游研学更好地结合起来,让红色基因能真正融于血、入于脑、立于心、见于行,让阳新的红色文化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考察“非遗+创新创业”,体验乡村文脉民俗

       剪样、拼贴、走线、缝制……阳新县文化馆布贴传习所,几位“布贴女”正聚在一起缝制布贴。阳新布贴作为湖北省一项杰出的国家级非遗,源自鄂东民间,包含童玩童用、婚嫁实用,妇女家用,以及庙堂蒲团、吊幡等,是艺术和实用相融合的乡土美术精品。

       实践团此行有幸采访了88岁高龄的国家级布贴传承人蔡月娥,了解到她12岁开始辅助外婆、母亲制作布贴卖钱以补贴家用,在长达70余载的实践中整理总结出200余个刺绣纹样,让原始质朴的古楚文化在布贴技艺中得到进一步展现。在蔡老的指导下,实践团队员们在一针一线的制作过程中领略了非遗文化的魅力与传统工艺的独特匠心。

与许多“非遗”产品相同,纯手工是阳新布贴的亮点,也是其发展的痛点。阳新县依托“传习所+公司+农户”的创新模式让布贴在传承中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目前,当地已建立传承基地25处,相关从业人数超3万人,其中不乏许多下岗妇女与残疾人。

 探究“非遗+文化育人”,明了人才是乡村振兴之钥

       按照暑期社会实践计划,实践团走进阳新之行最后一站——阳新县采茶戏传承中心。剧团团委书记程聪介绍:“阳新采茶戏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厚积淀,多以方言演唱,表演内容贴近生活,戏剧情感质朴而浓烈,被誉为‘盛开在鄂东南地区一支独放的山茶花’。”

随后,实践团深入剧院,与省级非遗传承人费丽君及青年演员一起探讨:与其它艰难维持的小剧种相比,阳新采茶戏为何能屡屡“破圈”?费团长回忆道:“80年代我刚入团时,一个月工资只有30多元,根本满足不了日常开销。这30多年,我们招了不下100名演员,最终留下的不过五六个,想要推动戏剧的持续发展,青年人才是不可或缺的。”

    

       实践团了解到,地方戏剧传承方式是沿袭“师徒制”,培养周期长、规模小,扩大选材队伍就成了当务之急。阳新采茶戏传承艺术学校2012年开始挂牌招生,2015年阳新采茶戏传承中心成立,2017年演员全部纳入财政供养。“定向培养”的方式破解了阳新采茶戏传承难的问题,同时推动当地文化育人赋能乡村振兴工作迈上新台阶。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结束后,“逐梦非遗”小分队成员也并未停歇,他们制作了阳新非遗旅游文创手册并运用新媒体平台全方位宣传。团队成员黄佳颖说:“新时代青年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贡献青春力量,以青春之我传承非遗文化,以吾辈之信念筑梦乡村振兴”。(通讯员:程文谦   娄修明)


详情请见: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学子暑期“三下乡“:探寻“非遗”文化,助力革命老区乡村振兴


武职影像

视频播报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