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秩芳华 • 校庆征文选登】凌家山水秀 武职生态美

发布者:xww来源:后勤保障处发布时间:2023-10-28浏览次数:618

       撰文/田敏(后勤保障处)

       建校五十年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响应号召,持续开展植树造林、绿化校园、美化校园、生态武职、美丽武职等系列校园建设,截至2023年2月,校园绿化面积达584940平方米,绿化率达77%。在最近十年相对稳定发展期,学校励精图治,着力推进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校园绿化建设、校园植物养护,使得校园蓬勃发展、校貌生机勃勃,学校知名度美誉度显著提升。十余年来,校园环境建设取得丰硕成果,获得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各类奖励和荣誉。

       2011至今,获评“湖北省卫生先进单位”2次,“湖北省高校绿化管理先进单位”6次,“湖北省高校物业管理先进单位3次,“武汉市绿化模范单位”2次。2011年至2013年,荣获洪山区第23至25届街头菊花展览16个奖项;”2015年荣评“湖北省绿化模范单位“和“校园物业服务实体(企业)百强”(国家级);2016年获评“湖北省生态园林式学校”;2020年获评“全国学校物业管理机构50强”和“湖北省高校疫情防控校园环境与物业服务先进集体”;2021年荣获“湖北省高校校园绿化与物业管理先进单位”等称号。2023年5月,学校当选为湖北省高校后勤绿化与物业管理专业部副主任单位。十余年来,汪胜、田敏、田亚雨、陈佑香、姚国庆等50人次荣获“武汉市绿化先进工作者”“湖北省高校绿化管理先进个人”“湖北省高校物业管理先进个人”“湖北高校最美后勤人”“湖北省高校最美后勤抗疫人”“湖北省高校后勤抗疫先进个人”“湖北省高校校园绿化与物业管理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经过武职人多年的不懈奋斗,如今的武职校园成为了一个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水榭亭台楼宇雅致,自然人文景观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师生员工陶冶情操的魅力学府。请跟随我的脚步,逛一逛这片园林式生态美胜地吧。

       观校园文明石 潜移默化激励人

       当你漫步美丽武职东校区,欣赏姹紫嫣红的鲜花时,有没有被另外一道景观吸引?这道景观,就是遍布武职东校区、蕴藏着丰富内涵的“校园文明石”。这些形状有别、坚硬挺拔的石头,与山水人文景观相映成趣,优化了育人环境,传播着精神文明,无言地诉说着许多感人的武职故事。

        这些寓意深刻的石头,大致可以分为标识、纪念、警示、观赏、共建、励志六大类。

        ——标识类。主要是指校园路名石,分布在凌家山上,共有20多个。它们形态各异,字体灵动,放置路口,与山体浑然相融,让凌家山更添几分雅致。这些石头的命名,是在建校35年周年之际根据校友意愿提炼确定的,富有意义。  

 

       ——纪念类。学校图书馆主楼正门北侧的“逸夫楼”勒石,随着1997年12月28日逸夫楼落成而立,是武职“最早的石头。为纪念著名香港实业家、慈善家,为内地和香港教育、科技、医疗等捐助数十亿款项的邵逸夫先生,将他捐建的建筑物命名为“逸夫楼”,勒石基座上的“逸夫楼落成志铭”值得一读。

  

        学校东三公寓与凌峰楼之间的凌家山道路入口处,耸立着一块高大的石头,上书“凌家山”三个大字,这是由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原校长马必学为建校35周年所题,字体苍劲有力,气势不凡。大石与周边松竹梅相得益彰,是武职学子的打卡地。 

        ——警示类。散布于草坪、花丛中,这些石头“代表”武职教育工作者默默坚守岗位履职尽责,昭告着生态的可贵,启迪着人们的觉悟。 

        ——观赏类。形态各异的观赏美石体现出了亘古之美形,蕴含美意,是其他艺术品无法替代的。它既有美化环境之功,又可陶冶情操。如果你有兴趣探索它的历史沉淀、意会它的文化内涵,请到位于逸夫楼北副楼西侧、凌曦楼东北草坪、东三公寓楼南、东二食堂西北等处去观赏、揣摩吧! 

        ——共建类。凌曦楼东北方向的樱花树林边,这块“樱花林共建石”诉说着2013春我校与工兵武汉军代室“军民团结”“共建武职”的美好故事。  

        凌峰楼东南角主干道旁桂花树林边,这块“桂花林共建石”诉说着2014年洪山区园林局向我校捐助60株桂花树、局领导与校领导携手栽植桂花树木、共建“美丽武职”的历史。 

       位于逸云楼西侧的“美丽校园”勒石,是校内二级单位共建“美丽武职”的“代表作”。 

       位于凌家山间这块雄伟壮观的“校友林”高大勒石,是武职35周年校庆时,海内外校友捐立的,镌刻其上的《校友林记》值得一品。

 

       位于学校第二工业中心大门旁的这块体形较大的方形三峡原石,是建校40周年时由校友捐立的。“慎思、执着、致远”六字,记录了校友学长对武职学子的殷切叮咛。

 

      ——励志类在武职关山校区东区升国旗台下,田径运动场北边,有块高约3米的“自强不息”勒石。这四字语出《易·乾·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孔子家语·五仪解》“笃行信道,自强不息”等处。这涵义就是,君子处世应追求卓越、刚毅坚卓、永不停息!它激励广大师生秉持坚定的治学品格,向着崇高的人生目标自觉奋发图强,永不松懈。

 

       现位于凌家山北坡大草地东北角(原位于逸思楼东、思源楼北草地,因施工需要移位),有一块“闻鸡起舞”勒石。语出《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祖逖听闻半夜鸡鸣起身舞剑练功的故事,当激励广大师生铭记“厚德、笃学、求实、拓新”武职校训,不忘求学初心,树立报国之志,踔厉奋发,肩负起实现新时代宏伟目标的历史使命!

       武职后勤人承担着以德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的重任,武汉职院校园的石头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瑰宝。把美化校园与潜移默化两大功能有机结合起来,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追求,也是职责所在!

       赏水榭亭台 ,“亭亭玉立”味无穷

       在凌家山下魅力校园内,有许多造型别致、意味深远的亭台,值得一游。请紧随笔者前往东区凌波湖、凌家山的几处水榭亭台游览一番吧。

  

       建成于2003年的凌波湖,面积仅约六亩。虽不算大,却布局合理,集中国园林的山、水、岛、桥、亭、栏等建筑小品于一体,湖畔有罗汉松、垂柳、水杉、山茶、柑桔、石榴、桂花、枇杷、海棠、含笑、棕榈、素馨、红继木、南天竹、麦冬、美人蕉、睡莲等中国园林庭院代表性植物。景区小巧玲珑,配置得当,有亭桥相连,这里绿意葱茏,花香满径,水光潋滟,有游鱼嬉戏,可谓动静相生、琳琅满目、趣味无穷。

  

       凌波湖上有凉亭三座,一是位于湖西侧的连体方亭,一是位于湖中间的单体方亭,一是位于湖东侧的重檐方亭。它们都是采用现代建筑材料建造的具有现代建筑风格的钢混结构体,但见三处亭台白柱红瓦,同中有异,各得其妙;线条简洁、造型简约,极其美观;浮动于涟漪之上、倒影之中,极具美感。您看其中的这座重檐亭,它就是一个“亭”字哦!是武职最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象形亭”。 

       宋代大家朱熹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读书人的您,如果经常到这里走一走,一定会有“移步换景”“朝晖夕阴”的感受,如果经常在亭间坐一坐,一定会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的感受……

       观赏了凌波湖的水榭美景,接下来请移步凌家山,一览山间亭台吧。

       凌家山上有四座亭子,都“隐身”在郁郁葱葱的校友林、生态林之中。建成于2009年的它们,都是采用现代建筑材料建造的传承中国古建筑风格的具有中国历史文化底蕴的校庆纪念亭。 

       会峰亭,位于凌家山次高峰,是一座六角单体凉亭。它与“会峰小路”相连,与周边的苍松原生树林以及红梅、腊梅、乌桕、山楂、国槐、杜鹃等优质树木浑然一体,景色怡人。亭名“会峰”,取意于唐杜甫《望岳》“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楹联“云舒海阔八方楼来群英会 路远天高四面山归领秀峰”源自《易经·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万物睹”、东汉王充《论蘅·偶会》“良辅超拔于际会”。如此,楹联意寓一峰领秀,万友归心,龙虎聚首,风云际会。

        怡心亭,“个子”最小“隐身”最深,是藏匿在凌家山路旁杉树林里的一座四角单体方亭,与“怡心小路”相通。亭名“怡心”,取意于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楹联“吟云咏雪乐山乐水盈浩气 追星揽月修学修身立人杰”源于《论语·雍也》“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之句,寓意武汉职院师生发扬光大“厚德 笃学 求实 拓新”的校训精神,吐故纳新养浩然正气,内外兼修成一代人杰。

 

        致远亭,位于东三公寓进入凌家山路不远的道路北侧,也是一座四角单体亭,周边松杉挺拔、修竹摇曳、红枫洒脱、麦冬铺地,山景迷人。亭名“致远”取意于诸葛亮《戒子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楹联“景仰先贤宏图高翥九霄云 亭昭后学寸心唯报三春晖”源自《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楹联中,“景仰”一词乃据东汉末年儒家学者、经学大师郑玄的注解“古人有高德者则慕仰之,有明行者则而行之”。“春晖”一词源于唐代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喻母校培养之恩。

 

       思源亭,是一座造型别致的连体方亭,位于凌家山腹地,与校友林中的思源小路相连。这里地势较高、山花烂漫、杜英葱郁、桂花飘香、苍松古朴。亭名“思源”出自北周庚信《徵调曲》“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清朝汤斌《汤子遗书·卷五·与黄太冲书》“伏望时赐指南,加以鞭策,倘有所进,饮水思源,敢忘所自”。楹联“校友林间书声远 树人碑处弦歌长”源自《诗经·小雅·伐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先秦庄子《渔父》“孔子……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秦国吕不韦《吕氏春秋》里伯牙与子期“闻弦歌而知雅意”等史籍。此楹联突出了“校友林”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主题。寄寓校友永忆当年林中携友漫步、书声朗朗之情景,不忘恩师谆谆教诲之情怀。

       古人云“景美则心旷,心旷则神怡,神怡则智清,智清则学佳”。赏心悦目的校园亭台,不仅能让人游乐小憩、身心舒爽,而且能让人摄取知识、受到启迪,还能让人滋生无穷的力量与希望。观赏了这些内涵丰富、典雅别致、尚古崇今、自然简约的亭子,你是否会被充满人文典故与深刻意境的武职校园文化内涵所吸引呢? 

       望武职钟楼,钟声悠扬催人奋进  

       耸立在凌家山最高峰的钟楼,无疑是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的地标性建筑之一。它建成于2008年,由钟楼主体建筑、梯道、钟楼广场三部分组成,是武职校园的一道靓丽风景。悠扬的钟声回响在关山地区,回荡在耳际,陪伴着师生度过春夏秋冬。

 

       钟楼广场呈四方形,面积约600平米。东邻东一公寓,栽种有许多绿化植物;南接东逸大道,15口欧式花盆里鲜花常年盛开;西面是一排茂盛的珊瑚树;北靠凌家山体,修筑有一面浮雕墙。

 

       浮雕墙上,塑造了部分中外名人的画像——春秋末叶著名工匠家,被后世尊为工匠师祖的鲁班;现代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享有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之称的钱学森;享誉世界的美国发明家、企业家爱迪生和贝尔;英国著名发明家瓦特和德国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茨。作为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先锋,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把这些名人“汇集”于此,其教育与启迪作用不言而喻。浮雕墙上还镌刻着武职校训“厚德、笃学、求实、拓新”八个大字,寄望师生员工秉承校训,不忘教育初心,牢记办学使命。

  

       浮雕墙两侧有台阶,可登上钟楼。东侧台阶旁护坡墙体上,镌刻有学校教师胡类明所撰《钟楼铭》——“凌家山苍,东湖水茫;钟楼矗立,云歌天长。悠声乐鸣,玉谱华章;流年亘古,耳醒家邦。师友归心,盛举同襄;千秋名校,四海荣光”。铭文为四言诗,共48字,词句凝炼,意境悠长。

       西侧台阶旁护坡墙上,也镌刻着胡类明手迹“钟楼”两个大字和“钟楼由1991级校友赵明,1993级校友周秀英于2008年捐资20万元修建”三排小字,以志纪念。

       钟楼梯道宽大,两侧有花坛及景观植物。攀百余级台阶,抵凌家山顶峰、钟楼楼下。据查考,此处海拔高度约68米,是关山地区第一高峰。楼体四周,筑有约四百平米的休闲平台。平台与周边山体植物紧密相连。环顾四方,秋冬的凌家山静谧安宁,植物色彩斑斓,好似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

       钟楼基座为大理石结构,楼身整体为欧式风格,主体色彩为橘黄色,4面白底黑字的大钟镶嵌在钟楼上方。登上高度约有三十余米的钟楼观景层,这里又是一番景象。关山地区的风貌尽收眼底,连绵东西的凌家山体层林尽染、飞鸟展翅。茂盛的生态树林好似难得一片绿色“城市肺叶”,无声无息滋养着人们。钟楼有产自山东烟台持久钟表集团有限公司的四面大钟,于北京时间正午12时准时响起具有荆楚历史文化底蕴的“大编钟”乐曲。此时此刻,金钟齐鸣,浑厚悠扬。脑海里不禁涌上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词句。它在每天的6时、12时、18时“报时”,警醒着我们珍惜美好时光,过好每一刻、每一天。

 

       这座巍峨耸立的钟楼,是武职的标志,是校友的回馈,是同事的创作,是岁月的守望,是时间的见证,是休闲的场所,是留影的首选,是师生的钟爱,是心头的回味…… 

       这赏心悦目的一日游,有意义有收获吧!诚挚邀约武职师生校友常来登高望远游览谴兴,发现更多美景,抒发爱校兴校情怀。 

2023-10-10  

 

 

 

 

 

 

 

 

 

 

 

 

 

 

 

 

 

 

 

 

 

 

 

 

 

 

 

 

 

 

 

 

 

 

 

 

 

 

 

 

 

 

 

 

 

 

 

 

 

 

 

 

 

 

 

 

 

 

 

 

 

 

 

 

 

 

 

 

 

 

 

 

 

 

 

 

 

 

 

 

 

 

 

 

 

 

 

 

 

 

 

 

 

 

 

 

 

 

 

 

 

 

 

 

 

 

 

 

 

 

 

 

 

 

 

 

 

 

 

 

 

 

 

 

 

 

 

武职影像

视频播报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