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文化与传媒学子筑梦基层 用行动诠释青春模样

发布者:xww发布时间:2023-07-22浏览次数:788

撰文/通讯员 袁满 大学生记者 吝馨姝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是文化与传媒学院“荧光逐梦”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团队的口号。7月7日,志愿服务团队一行8人深入鄂西南,穿过蜿蜒盘旋的笔架山,来到恩施太阳河乡梭布垭村,开启为期十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之旅。

副校长刁元斌到梭布垭村走访慰问文化与传媒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师生

支教点亮乡村  青春汇聚力量

       支教活动期间,队员们带着梭布垭村小朋友们开展音乐、美术、地理、普通话、体育趣味活动手工制作等课程,帮助小朋友们拓宽第二课堂知识面,提升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小老师”们和小朋友们在手牵手、心连心的情感交流中拉近距离,传递友爱与力量。

实践队员们和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

       在课堂外,队员们或运用所学新媒体专业知识,同小朋友们一起玩转摄影,捕捉和记录小朋友们快乐成长的瞬间;或在课后耐心辅导小朋友们的作业,为他们答疑解惑

实践队员陈思琪推广普通话

实践队员李馨雨讲授音乐课

实践队员孙昌伟讲授摄影课

实践队员吝馨姝讲授影视鉴赏课

实践队员刘国威讲述红色故事

实践队员覃菲讲授诗词鉴赏

实践队员赵子立科普课

实践队员曾耀讲授美术课

       谈及支教感受,队员曾耀说:“此次支教活动,充满了爱与希望。能够和小朋友们建立友谊,和他们一起画画、玩耍,帮助他们认识美、了解美、创造美,我认为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曾耀辅导小朋友们绘画

       队员覃菲感慨道:“我也是恩施大山里走出的孩子,在家乡的小学校园里传播知识,为孩童们插上梦想的翅膀,我用实际行动做到了。”

实践队员覃菲与小朋友们一起做互动游戏

实践队员孙昌伟为小朋友演示无人机操作

       在十天的支教生活中,实践团队队员们在实践中擦亮青春底色,为支教筑梦贡献才智,以实际行动彰显青年担当。 

脚步丈量青春  汗水浇筑梦想

       7月11日至16日,为深入了解梭步垭村产业发展现状,更好地运用所学新媒体专业特长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队一行脚踩泥土,穿过蜿蜒崎岖的山路,来到“硒之春”茶厂。

实践队员体验采茶

       队员们在茶园里学习采摘茶叶,在茶厂体验制茶工艺,并运用所学新媒体专业技能进行“硒之春”茶产品推广指导。期间,队员吝馨姝对茶厂负责人陈松林进行了人物采访。

陈松林与实践队员交流制茶经验

在采访中,陈松林谈道:近年来,为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茶厂以党建为引领,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思路着力将小茶叶培育成为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大产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难题。”陈松林希望发挥产业优势,聚集师生智慧,携手推动校高质量发展。

队员们为进一步了解乡村产业规划、旅游发展、生态保护、茶产品推广等方面的问题,双方对此开展座谈交流。

时光见证初心  岁月砥砺信仰

 7月13日至15日,实践团队将“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依托梭布垭村周边的红色资源,开展寻访身边党员活动,拍摄“寻访身边党员,传承红色基因”视频作品,用镜头记录梭布垭村红色记忆。为此,队员陈思琪、刘国威在武汉职业技术学院驻村第一书记全建业带领下,来到已有49年党龄的臧发树夫妇家中。

驻村第一书记全建业与臧发树夫妇交流

实践队员刘国威、陈思琪采访党员臧发树

访谈中,臧发树讲述了当年在党指引下的人生经历,表达对党的热爱,传递红色精神。他寄语年轻党员要时刻保持“勤劳质朴、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勉励青年大学生不忘初心、勇毅前行

实践队员们参观党员臧发树的家

 队员陈思琪说:作为学生预备党员,参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更加坚定了信仰,明白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意义。团队成员在奋斗的脚步中见精神、见成绩,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用汗水书写无悔青春。

 队员刘国威说:“作为学生预备党员,能够在实践中积累鲜活的思政素材,积极探索红色文化,使寻访身边党员的实践活动成为极具教育意义的‘大思政课。’” 

关爱留守儿童  润育温暖童心

 7月16日,在支教课程结业典礼上,队员们编排了《少年中国说》《勇气大爆发》《家乡话与普通话》《街舞》《明天会更好》等五个节目和趣味活动。小朋友们挥动国旗,唱少年中国说,他们铿锵有力,天真烂漫。在“让我们期待明天会更好”的合唱声中,“支教筑梦结业典礼落下帷幕。

 业演出节目《少年中国说》

业演出合影

实践团队与小朋友们合影

       队长赵子立讲道:在十天的支教活动中,小朋友天真可爱给志愿者的支教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我们与小朋友们已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这份情谊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并将一直延续。

       带队老师袁满表示,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是一堂行走在“支教筑梦、助力乡村振兴”路上的大思政课,希望能够吸引更多青年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大课堂,到乡村一线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积极投身祖国乡村振兴事业。

       实践出真知,奋斗正当时。文化与传媒学院“荧光逐梦”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团队成员们筑梦基层,了解民情民俗,厚植爱国情怀,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在青年与乡村的“双向奔赴”中,用行动诠释青春模样,让青春绽放绚丽之花

(审核 刘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