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职网讯(通讯员 邹丹)8月5日,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决赛以“线上+线下”的方式成功举行。
根据学校疫情防控要求,本场决赛通过腾讯会议平台展开。参赛团队全程在线路演答辩,评委集中线下评审。北京世纪超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赵虎、才信优达(武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渊博、北京奥特斯鼎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市场总监鲁烽、杭州贝腾科技有限公司湖北区总经理潘津津,学校教务处处长席波、科研处处长王海应邀担任评委。
第六届“互联网+”校赛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各二级学院积极响应,精心培育参赛项目。校级“云比赛”启动以来,通过广泛宣传和动员,共有732个项目、累计3061人次参赛。经过各二级学院初评和校级复赛推荐,有30个项目进入校级决赛路演。
项目路演展示
比赛评审现场
校级决赛评委
参加路演的30个项目分职教赛道(创业组、创意组)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分别开展。项目内容覆盖电商营运、技术开发、高端制造和扶贫助农等多个领域,充分展示了学校人才培养的多维度和综合性。在本次校级比赛中,参赛项目质量明显提升,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依托大赛平台,促进校内资源互通有无,跨学院跨专业的团队组合成为主流;二是加强了专业理念创新和技术革新,拥有专利技术和科研背景的项目数量明显提升;三是激活了师生创新创业积极性,项目数量较去年增加209%,并首次推选了国际合作项目。
经评委充分商议,《雅恩科博-光电缆阻水材料专家》《新型冠状病毒血清学检测核心原材料——核衣壳蛋白(N蛋白)及其单克隆抗体》等10个项目获校级一等奖,《易医安线上诊疗系统》《团团直通车-致力于通过“共享供应链”解决农产品低端售卖难题》等20个项目获校级二等奖。
本次校赛评审组组长席波在全程参与决赛评审后总结道:“‘互联网+’大赛是学校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提高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造就创新创业生力军,促进学生在创新创业创造中增智慧长才干,落实学校‘人人成才’培养理念上起到关键作用。从参赛项目质量来看,师生团队在专创融合、模式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突破,为构建更加全面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供了经验支撑。”
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作为影响最广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盛会,是我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生动实践,是中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界的“现象级”赛事。本次校级决赛为广大师生搭建了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平台,营造了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激发了师生“双创”精神,锤炼了“双创”团队。学校双创协同教育中心主任王凯文表示,接下来,双创协同教育中心将依据评审组评委意见推选项目,同时邀请专家对项目进行指导,认真打磨优质创新创业项目,为冲刺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赛和国赛并争取优异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