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谈巡访,做实做细毕业生就业工作

发布者:xww发布时间:2020-05-21浏览次数:609

    武职网讯  毕业生就业事关民生大计,体现学校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称“学校”)始终把就业工作摆在首位,坚持一把手抓就业,带动全员促就业,提高培养质量稳就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长期稳定在97%以上。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影响,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系列部署,多次召开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研究就业现状、解决就业难题、部署就业工作。党委书记、校长李洪渠带领全校想实招、出新招、求实效,通过“问谈巡访”工作模式,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往细处走、往实处走。

问学生,精准了解所需

本学期来,李洪渠通过线上谈心、键对键交流等方式,个别访谈毕业生代表30多名。429日,李洪渠主持召开有已就业、暂未就业、拟升学、拟入伍等各类型毕业生代表参加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在线座谈会”,听取毕业生心声和对学校的期望。李洪渠鼓励毕业生要坚定信心、振奋精神,调整心态、合理预期,掌握求职技巧,寻找、抓住和珍惜机会,在任何可以磨砺自己的岗位上学习锻炼,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同时要求大家注重求职安全和自身防护,做到安全就业。

直接“问”毕业生,掌握第一手信息,了解最真实情况,提高学生对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就业形势的认识,调动学生就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为学校精准施策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打下基础。针对少数学生“有业不就”和家长担心安全不支持学生就业的情况,学校直接给家长写信、将工作做到家里,帮助家长和学生转变观念,主动求职,奉献社会;针对部分学生一心复习参加专升本考试暂不就业的情况,学校部署复习辅导、专升本成绩公布后集中组织对落选学生招聘的措施,保证初次就业率不降低。

谈干部,层层压实责任

扛起就业工作领导责任。面对疫情影响,李洪渠主持制定了全校干部教师联系走访企业工作方案,要求学校班子成员联系100家企业,并带头落实对所联系学院就业工作的包保责任。

传导就业工作主体责任。5月上旬,李洪渠分别与全校11个二级学院就业工作主要责任人以及分管就业工作的负责人一一交谈,全面了解情况、困难问题以及下一步工作措施,重申包括每个二级学院班子成员联系1030家企业、实施就业工作包保责任制等六项要求。当面约谈二级学院负责人,既是对各学院就业工作的全覆盖检查和强有力督办,也是对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分类研究和精准指导,增强了二级学院班子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就业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做实就业指导“最后一公里”。55日,李洪渠主持召开“毕业班辅导员(班主任)就业工作专题会”,会上请优秀代表分享就业工作经验,对工作落实不力、进展缓慢的辅导员(班主任)给予通报,同时进行培训指导,并明确下一步工作的具体要求和措施。57日起,全体辅导员(班主任)返校上班,确保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做好就业工作,准确、实时掌握每一名毕业生就业意向及状况,确保数据统计“班班清、日日清”。

巡课堂,夯实质量基础

就业好才是真的好,人才培养质量高才能就业好。学校持续强化“生命线”意识,牢牢扭住教育教学质量不放松。为精心做好在线教育教学,学校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教务处、质量管理与教学管处和各教学单位相应成立工作专班,针对线上教学特点,研制线上课堂评价指标及听评、课标准并实施。

实施在线教学听课、巡课机制。充分发挥学校专职督导、兼职督导、学生信息员三支队伍作用,组织不同层面的随机听课、巡课活动,规范线上课堂秩序,紧盯课堂教学效果,形成“在线听评课——巡课——问题反馈——问题处理——诊断改进”闭环运行机制。同时注重凝练在线听、巡课成果,形成典型案例发布在《督导简报》中,实时分享。

虽然不能像往常一样随机推门听课、巡课,但本学期来,在与师生常态化交流之外,李洪渠分别于428日、511日两次主持召开“网上学习情况座谈会”,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利用疫情加大思想教育力度,引导师生共同努力,化“危”为“机”,为高质量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访企业,广开合作大门

5月以来,李洪渠带领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代表先后拜访了华中数控、长江存储、北京新华三公司、宝业湖北建工集团等8家企业。8家企业决定为我校毕业生定向新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另有3家企业表示马上启动与我校开展“订单班”合作。

在李洪渠和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以身示范和高位推动下,各二级学院党政班子纷纷行动,面对面、“键对键”相结合,一大波密集访谈企业行动正在持续展开。

问谈巡访,促进了学生和学校、课堂和企业的有效联动,使就业工作形成“一盘棋”,将就业牢牢构筑在过硬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深厚的校企合作基础上。通过不懈努力,学校就业工作已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截至514日,报名参加学校“2020届春季网络招聘会”的企业达200余家,供岗数7846个。通过学校网站、微信群、QQ群发布招聘单位232家,提供岗位数11600个。学校2020届毕业生共6812人,目前达成就业意向3730人,占比54.75%;另有拟参加公招考试、应征入伍、升学考试和出国出境1860人,占比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