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职网讯(通讯员 黄晶晶)11月14日下午,外语外贸学院召开“锤炼金课,打造‘金师’,推动外语教学高质量发展”专题研学会,会议由外语外贸学院副院长李雪芹主持。
李雪芹在专题研学会上讲到,教育部不断发出信号,要求打造“金课”,消灭“水课”。外语外贸学院积极响应教育部和学校号召,立足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思考“金课”内涵,以“六个课堂”为平台,以大赛为抓手,积极探索打造“金师”举措,取得了良好成效。
聂钟鸣、李任侠分享指导学生参赛的经验
在展示分享环节,聂钟鸣、李任侠分享了带队参加2019年“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高职组)斩获省级一等奖的经验和感悟。两位老师从大赛信息、选手选拔、备赛技巧和训练要点、指导学生参赛体会等方面作了详尽介绍,深入剖析存在的困难与不足,为教师今后指导学生备赛参赛提供了借鉴。
匡露代表团队展示参赛作品、分享微课制作经验
随后,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暨第五届中国外语微课大赛全国二等奖获得者匡露代表团队展示了参赛作品并分享了微课制作经验。匡露谈到,微课制作在选题上应结合课程授课中遇到的共性问题,以充分解决问题的关键点为导向,重点讲解学生容易困惑的内容;要增强讲授的趣味性,突出选题的新颖性;要注重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匡薇作“金课”建设交流发言
研讨交流环节,英语教育专业负责人匡薇以“外语金课建设:课程建构、教学设计、团队发展”为题,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围绕“金课”构建原则、团队建设原则与方法等角度谈了自己对“金课”建设的思考,提出深入推进“金课”建设的建议。
李雪芹与参会教师分享了参加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高端论坛的感受,解读了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司长提出的“两性一度”的“金课”标准,并介绍了她在论坛上所作的《打造“金师”团队,推动外语教学高质量发展》报告主要内容。李雪芹立足高职教育的“金课”要求,梳理了外语外贸学院“课堂教学+信息化建设+社会服务+大赛指导”四位一体的教师团队建设模式,强调要对标备课、对标教学,把课堂教学“七性”标准有机融入到课程教学全过程,同时运用第二课堂、大赛和英才计划等多元教育形式,打磨“金课”,打造“金师”。
李雪芹还谈到,近段时间,外语外贸学院捷报频传,匡露、张万喜获第五届外语微课大赛全国二等奖,学生李超、刘思妍获2019“外研社 国才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高职组)英语专业组省级一等奖和非英语专业组省级二等奖,应用日语专业负责人陈苗君率队参加第八届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日语技能大赛勇夺团体二等奖,曾平、匡稷老师指导学生张欣怡获第十届全国高等职业院校英语写作大赛湖北省复赛英语专业组省级特等奖,赵晓娟老师指导学生张创获公共英语组特等奖,刘英老师指导学生张海军获公共英语组一等奖。此外,外语外贸学子参加的POCIB全国外贸从业技能大赛、OCALE互联网+创新创业能力大赛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这些成绩和荣誉都是外语外贸学院教师立足教学一线的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是外语外贸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体现,也为外语外贸学院锤炼“金课”、打造“金师”增强了底气和信心。
在本次研学活动中,外语外贸学院教师积极参与讨论,切磋琢磨,各抒己见,加深了对“金课”“金师”的认识。李雪芹表示,外语外贸学院将继续打造“金师”团队,聚焦“金课”建设,锤炼高品质课程,深化教学改革,培养更多高素质外语外贸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