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10月29日讯 (记者郭会桥 通讯员董豆豆)记者今天从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获悉,在刚刚结束的“湖北工匠杯”技能大赛暨湖北省第三届智能制造应用技术职业技能大赛上,该校机电工程学院学生沙明明摘得多轴联动加工技术赛项学生组第一名,机电工程学院学生王龙、杨俊获得智能飞行器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赛项学生组第一名。
“技能大赛比拼,既考技能,也拼体力。”武职数控专业18202班杨俊说,智能飞行器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赛项考试时间长达5个小时,考生要完成飞行器从零部件组装、装配,还有3D打印等。“飞行器的元器件要测试,最后对飞行器进行编程和试飞。”在杨俊进行关键零部件装配的同时,王龙也不能闲着,他要负责用数控机床对零部件进行加工,或者进行3D打印和对飞行器进行编程。
武职机电工程学院学生沙明明介绍,多轴联动加工技术赛项主要考核复杂部件造型、数控多轴机床编程、高精度复合加工、零件装配等核心技能操作,考察选手综合素质和现场处理问题的能力。“对考生的技能要求高,还要处理一些突发问题。”
“此次获奖的学生学习成绩在班上都是前几名,综合素质比较高,应变能力强。”武职机电工程学院指导老师朱卫峰介绍,他们能取得优异成绩,与平时的刻苦训练分不开。在一个多月的集中训练里,集训队的学生经常是早上八点多来到实训中心,“有时侯由于设备紧张,有的学生为了把技能练扎实,还进行过通宵练习。”
据悉,“湖北工匠杯”技能大赛含金量高,对获得职工组单人赛项目第1名,且符合有关条件的选手,按程序可参评“湖北省荆楚工匠”。赛项前三名将授予“湖北省技能能手”称号;获得各项目前3名选手,按照国家职业标准晋升技师(已具有技师职业资格的,晋升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学生组选手最高晋升至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