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职网讯(大学生记者团 夏志雄 何志威 摄影 樊豪)他,年少离家,趁着青春热血只身从四川来到陌生的城市——武汉;他,酷爱花艺,不甘贫穷,踏实苦干;他,先后辗转各大高校花房追逐自己心中的梦想。09年9月他来到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担任一名普通的花木工。在武职的校园里,一棵花,一株草都有他的影子。年复一年,花开花落和他一起见证一届又一届学子的葱葱岁月。平平凡凡,他享受着属于自己的快乐。在花圃中,他默默的散发着自己的光与热,点缀着新生命诞生的光辉。他就是我校后勤集团物业中心付尚金师傅。
踏实肯钻,自学成金牌花匠
从事园艺方面工作的人应该知道,花木工这种工作,工作环境不好,工资也不高。但对付师傅来说,除了对花圃的喜爱外,更多的还有对工作的一种认真负责。只跟师傅学习了三个月的付尚金在花卉上的发展都是靠着自己一点一点的钻研,“不吃苦就办不好一件事”这是他告诉我们的道理。只要肯钻,没有事情可以难倒我们。他讲到:“我是毛主席年代的人,没有文化,只读过3年书,但我知道做事情要有始有终,以身作则,今天在这里工作,我就应该做好这一天,而且种植花卉,不患职业病,对一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都有好处,这种工作我愿意做一辈子。”
在30多年工作期间,付师傅凭借他精湛的花艺获得多项荣誉。从96年就开始届届获奖,来到我校后,更是在武汉市洪山区第23届获得4个金奖﹑第24届6个金奖﹑第25届6个金奖成绩。大力菊﹑塔菊﹑龙菊﹑独木菊都是付师傅的强项,尤其是独木菊,花蕊直径达到28公分的极为少见,《长江商报》、《武汉晚报》都先后报道过他培育的菊花。
“吃苦耐劳,起带头作用,做事爱动脑筋”这是花房的班长龙符军对付师傅的评价。花房班只有6个人,每年要培育各种花28000余盆,供给学校或学院活动﹑会议等工作,工作量很大。特别是办菊展那几天,花房里总是忙得昏天黑地,5000盆花按要求要全部展出,每次办菊展的时候,付师傅总是争着去做,怎样扎龙菊、怎样摆放花盆,都是付尚军师傅想出来。对于付师傅做事,龙班长就三个字“很放心”。
因为喜爱这个,所以付师傅经常会和717研究所、长江职业技术学院的其他师傅交流经验。平时同事们在扦插、嫁接方面有问题去请教付师傅时,他都会毫不吝啬地教授技巧。
爱花护花,结下不解花情
在去年7月,花圃因暴雨产生严重渍水,幸亏住在学校的付师傅及时发现,和同事冒着倾盆大雨,花费2个多小时把数千盆花转到安全的地方。如果不是及时发现,去年的菊花展有可能就付之一炬了。花因为娇贵,离不开人,所以从去年起付师傅就住在学校,开始他“以校为家”的生活。每次只能通过和同事调休的方法才能赶回老家过年,陪伴家人的时间远远少于他与花卉在一起的时间,但他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花卉。
每次举办菊展都需要花大半年的时间来准备 ,付师傅对待这些精心培育的菊花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他表示每当看到菊展时学生们兴致高昂地在菊花前欣赏,就会非常高兴,但有时候也会有些生气,因为会有些学生禁不住美丽景色的诱惑,忍不住将花朵搬回寝室。在他看来,这些花是学校的财产,供大家欣赏,它们是属于全校师生的,大家该去爱惜它们,而不是搬到寝室独自欣赏。
家庭事业双丰收
提及自己的家庭时,付师傅脸上泛起了甜蜜的笑容。他告诉我们现在有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儿女事业有成,也都即将有属于他们的小家庭。当谈到他的成就时,他总是微微一笑。30多年工作期间,付师傅凭借他精湛的花艺获得很多荣誉。付师傅说:“看着每年自己培育的作品,陪伴一届届又一届学生,看见他们在菊花前欣赏,真的非常高兴,这样的生活我就感到很满足了。”同时,靠着他自己的打拼,家也迁到了武汉,在武汉也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今天所有的一切都是他努力的成果。当问到他还有什么没有实现的梦想时,他说:“我已经很满足了,没有给国家拖负担,在自己退休之后将要继续把花艺做下去,争取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多奉献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