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贫困山区小学纪实
武职网讯(通讯员 彭婷)在继凌家山公益协会确定了资助两所贫困山区小学计划之后,任超老师决定亲自带学生们去看一看,看看这群山区的贫困孩子们,也希望能有针对性地帮助她们解决实际困难。
红安县七里坪镇的方家垱小学
五一假期,任超老师和他的四名协会成员带着简单的行装,揣着地图,开始了他们的走访之旅。从武汉转乘三次大巴到达了七里坪镇,但在七里坪镇,找遍了所有的车,都没有一辆公车是去方家垱的,他们只有费尽周折找了辆“黑车”继续赶路。山路崎岖颠簸,羊肠小道弯延曲折看不到尽头,一个多小时下来让他们骨头都散了架,也让他们知道了为什么七里坪镇的公车司机宁愿跑外省也不愿去本省方家垱村的原因。
一路艰辛,他们终于赶到了这所真正意义上的偏远山区贫困小学——方家垱小学。“这里没有校门,没有院墙,没有校名,只有两间瓦房,一面用竹竿撑起来的五星红旗,十八名学生,四个年级和一名教师。”这是方家垱小学留给任超老师和学生们的第一印象。而走访后的深切感触更加刺痛了他们的心。
方家垱小学唯一的教室
“村民说:我二十年前上小学时,它就是这样;老师说:有学生在我就教下去;学生说:我爱上学,不喜欢放假;家长说:我也想孩子上好学校,路太远,没钱,去不了……”这所学校就这样被留存下来,同时也留下了唯一的一名老师——罗爱梅。小学的教室是旧危房整修的,没有灯,窗外阳光明媚,窗内一片昏暗;讲台上只能用指甲尖捏住的粉笔头是老师唯一的教具。
方家垱小学老师的办公室
“我们问孩子们想要什么,没有人说要芭比娃娃,没有人说要连环画,没有人说要巧克力,这群三到九岁的孩子异口同声:‘我们想要笔,还想要本子,最好能有课外书’”。说到这里,大个子的任超老师眼睛又红了。
罗田县凉亭何小学的孩子们
离开方家垱,他们又马不停蹄地赶到了另一所偏远山区的贫困小学——罗田县凉亭何小学。见到了计划资助的学生徐清,这个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十三岁小女孩,看上去只有七八岁的样子,羞怯地低着头不敢看人。
“你叫什么名字呀?”“你读几年级呀?”她始终不吭声。去徐清家的路上,同学们试图和她交流。当问到“你们家有几口人呀?”她的眼泪马上流了下来。同学们赶紧转移了话题,但一路上她都没有笑过。直到来到徐清家,同学们才知道这个十三岁的孩子居然是这个家庭主要的劳动力,而她的家境更让同学们揪心:家徒四壁,七十多岁的爷爷身染重疾,还种着两亩地;奶奶常年重病,无钱治病;母亲在她四个月大时便抛弃了她离家出走,从此了无音讯;父亲在外打工,很少管家,徐清随时面临着辍学的危险。
徐清的家
另一名计划支助的学生叫徐玲,第一眼见到她,那张稚嫩的笑脸让同学们很难想象她生活在一个被“不幸”跟随着的家庭里。爷爷左手受伤,丧失劳动能力,还身染重病,常年需要医治;父亲早年在金矿工作,染上尘肺,救治无效,命在旦夕;母亲为了兄妹上学,去砖厂打工,不幸被卷进机器,伤了脚。如今家里债台高筑,经济十分困难。徐玲成绩优异,是个懂事的孩子,下了课除了学习,便是干家务。
在凉亭何小学,这样的孩子还有不少,他们都有着共同的愿望:不想辍学,能够继续读书。贫穷并没有消退孩子们对上学的渴望,对校园的热爱。“你们喜不喜欢这里的环境?”“喜欢!”毫不迟疑,异口同声的回答;“你们喜不喜欢你们的学校?”“喜欢!”依然没有迟疑,依旧异口同声;“你们喜不喜欢你们的老师?”……“我们爱我们的老师!”沉寂了片刻,他们异口同声,声音洪亮而真诚。
在送任超和同学们离开村的那条小路上,村里的老师和孩子们看着他们远远的离去,仍旧还在不停地挥手。但任超老师和他的学生们不敢回头,一路沉默,不忍心再看一眼这群可怜的孩子们,更怕孩子们看到自己不坚强的眼泪。但在他们每个人的心里,早已默默坚定了“为了这群渴望读书的孩子,一定会将这项公益活动持续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