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深化内涵建设的思考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来源:新闻网发布时间:2011-01-05浏览次数:1703

 
作者:任君庆 王义 信息来源:中国高教研究【2010】第11期 

    摘要:2006年,国家启动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近4年来。示范建设院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提升了高职教育的社会影响力。随着示范院校验收工作的展开,有些通过验收的国家示范院校存在发展目标缺失、行动方向不明等同题。因此,深化示范院校内涵建设,是进一步发挥示范院校的引领作用,建设国际知名高职院校与发展目标的需要。

    关键词:示范院校;内涵建设;体制机制;师资队伍;服务能力
随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验收丁作的陆续展开.通过验收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在取得阶段性成就的同时,如何深化内涵建设,进一步发挥示范作用是必须认真考虑的现实问题。
 
    一、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取得的主要成绩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成绩巨大。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培养了一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技能人才.近4年来,各示范性高职院校立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深入开展人才需求调研,围绕区域产业结构变化。调整专业设置.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急需的高技能人才.成为区域高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宁波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至2009年共培养毕业生5376名,70%以上服务于宁波地区:其中60%在企业技术岗位T作,1419人晋升为技术骨干.占26.40%:712人晋升为中层管理人员,占13.24%;466人晋升为单位负责人.占8.67%。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2.推进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开发校本教材、联合科技攻关等举措.逐步实现了教学空间从课堂向生产车间、田间地头、服务场所的转变,角色从学生到员工、从教师到师傅的转变。同时.积极聘请行业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承担了近50%的专业教学任务。2009年.国家示范建设院校有合作协议的企业由2006年的12068家增加到26990家.增长了123.65%:合作企业接收就业学生数量由2006年的61669人上升到132005人,增长了114.05%。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执行情况报告指出,。示范建设取得明显阶段性成果.整体改革成效初现端倪,尤其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改革方向已经成为业界共识.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走出传统的学科体系制约”,示范性高职院校在合作办学、合作育人的过程中。为其他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起到了示范作用。2009年,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有8项成果获第六届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奖成果大多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的成效。如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紧密结合高速铁路建设项目构建与实施‘做中学’高职课程体系”: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制造类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等.充分证明了国家示范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所取得的成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3.提升了高职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在制造、建筑、能源化工、交通运输、电子信息、农林牧渔和服务业等领域遴选了100所高职院校作为立项建设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布点有立项建设院校,通过建设。提高了示范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2009年,示范建设院校一次就业率超过了96%,并带动全国高职院校办学质量明显提高。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服务能力明显增强。2009年,示范性高职院校校均年度为社会开展就业培训、技术培训1.3万人次,技能鉴定1.7万人次.成为当地技能人才培养、新技术推广和文化传播的中心。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树立了高等职业教育锐意改革、不断创新的良好社会声誉,提高了高职教育的社会影响力。
 
    二、示范高职院校深化内涵建设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
 
    通过示范验收的高职院校如何深化建设.更好地发挥示范作用?笔者认为,首先要解决观念、目标和行动导向问题。
 
    1.观念问题。观念是行动的先导。通过示范验收.只是对3年示范建设成绩的肯定,并非是示范建设的结束。示范高职院校只有树立深化建设、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的观念,才能更好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示范高职院校在观念上一定要克服示范建设结束。学校就是示范院校了.可以完事大吉的消极想法。因为,示范建设只是确立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改革方向。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刚走出传统体系的制约。离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探索。因此,示范院校只有深化内涵建设,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能真正起到应有的示范作用。
 
    2.目标问题。观念是解决示范院校要不要继续深化内涵建设的问题,而目标是解决示范院校深化建设什么的问题。示范院校建设结束后.有些通过验收的示范院校一时失去了目标,认为示范建设任务书的要求都达到了。该傲的都做了.对未来产生迷茫。因此,目标缺火成为有些示范院校通过验收后的主要问题.笔者认为.示范建设并非是3年建设期的示范,而应是学校追求卓越的永恒目标。只有树立起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目标。示范建设才能不断推向深入。
 
    3.行动问题,行动是达成目标的基础。要创建国内一流的示范院校.必须在现有示范建设的基础上.积极行动起来,进一步强化内涵建设.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探索新型的课堂教学形态.多方聘请行业企业的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参与专业课程教学和顶岗实习指导,提高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教学课时比例:要积极开展企业技术服务、社区文化服务,不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三、示范院校深化内涵建设的思考
 
    国家示范院校要深化内涵建设。必须要明确深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深化建设不是在原有基础上的修修补补,而是要在原有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
 
    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颁布的《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对示范院校建设的主要内容做了明确规定:提高示范院校整体水平、推进教学建设与教学改革、加强重点专业建设、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创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2010年,教育部、财政部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启动100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国家骨十高职院校建设的重点是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政策支持与投入环境建设、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与领导能力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国家骨十高职院校同示范院校建设相比。更加强化内涵建设.如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等。因此,国家示范院校在深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把握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明确建设重点,提升建设内涵。
 
    1.创新办学体制和校企合作机制。创新办学体制和合作机制是示范院校深化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学校层面,要积极探索建立由政府部¨、行业企业和学生家长代表等组成的董事会或理事会.发挥董事单位在产业规划、经费筹措、先进技术应用、兼职教师聘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顶岗实习及就业方面的优势.深化合作,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在专业层面.要创新合作机制,建立主要由行业企业参与的专业建设与发展委员会.发挥行业企业在专业设置与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参与专业教学、学生考核等方面的作用,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同时.要创新校企合作制度,如建立产学合作基金,奖励对产学合做出积极贡献的企业人员:建立企业兼职教师课时津贴学院统一支付制度、培训制度等.通过制度建设提高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2.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示范院校虽然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培养模式相比距离还比较远.我们还没有产生像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TAFF模式、美国的社区学院模式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培养模式,因此,深化改革.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国家示范院校必须努力追求的目标。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首先要以社会需求为依据,明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校企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专业教学内容。其次.要积极探索“校中厂”、“厂中校”、“做中学”等实践教学模式.将专业教学和企业的生产过程有机结合.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第三,要引进企业文化因素.按照生态化、园林化、人本化的要求,把大学文化和企业文化有机融合.构建新型的学校文化形态。
 
    3.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的质量是示范院校创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职院校的关键。通过示范院校建设.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有了提高,但同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教育的要求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专业教师的学历层次不高、企业工作经历缺乏、技术应用与服务能力不强:高水平的兼职教师队伍没有形成。因此,师资水平已成为高职院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制约。
 
    国家示范高职院校要通过制度创新.突破师资队伍建设的瓶颈制约.一是要强化对譬业教师的培养培训,提高他们的学历层次和专业知识水平。要对教师开展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和测评.提高他们的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能力。二是要建立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锻炼制度,提高教师技术应用能力:三是要积极引进具有两年以上行业、企业工作经历的专业人才.加大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努力聘请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和专业技术人才担任兼职教师.由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教学课时要达到50%以上.从而构建一支高质量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提高师资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
 
    4.努力提升国际化发展水平。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国际化发展水平是示范院校提高国际知名度的重要举措。高职院校的国际化发展.一是要将国际化产品标准、服务标准、国际通用的职业资格标准融人教学内容,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和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实现学生跨国就业.提高就业水平;二是要围绕国家经济“走出去”发展战略.按国际通用的职业资格标准开展技术培训.满足我国企业海外发展需要;三是要利用学校优势和专业特色.到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进行海外办学,提高发展中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扩大示范院校的国际影响力;四是要努力吸引海外学生到示范院校进行交流与学习.积极开展课程和学分互认.提高示范院校的国际化水平。
 
    5.不断增强社会服务能力。近4年的示范建设虽然使示范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有了明显增强.但社会服务大多停留在技能鉴定培训和企业职工培训上.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项目不多。因此.提高技术服务水平是示范院校今后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重点。示范院校要通过校企合作建立技术应用中心。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共建研究所和产学研基地等方式.与企业联合开展科技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企业技术进步.提高技术服务水平。
 
    (任君庆.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处长、研究员,浙江宁波 315800:王 义,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高教所助理研究员.浙江宁波315800)

武职影像

视频播报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