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必学
专业是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根据教学需要划分的学业门类。与普通高等教育多以学科知识体系和工程类别划分专业不同,高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高职教育)多以职业能力要求和技术类别划分专业,这是由高职教育的类型特征决定的。专业是高职院校与社会密切联系的纽带和桥梁,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平台。专业建设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核心,其建设水平的高低代表着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决定着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是高职院校实现科学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
近几年,高职院校围绕着内涵建设与发展这个主旋律,在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结构“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生产型实训基地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改革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就整体而言,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专业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还要进一步提高,专业特色和优势还需进一步凸显。因此,我们高职院校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实践,认真总结近几年来专业建设的经验和成绩,从战略的高度认识专业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系统化地思考专业建设规划,系统化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推进能反映高职教育的类型特征、体现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专业建设,促进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一、系统化地认识专业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是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新理念。服务面向的区域性、行业性和基层性,人才培养目标的高技能性,人才培养内容的职业针对性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征。这些理念和特征决定了高职院校在办学中必须以服务地方、行业、企业求支持,以搭建校企深度融合的办学平台求发展。因此,在进行专业建设时,要从四个层面系统地分析认识新形势、新发展、新情况对高职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并以此作为专业建设的依据。
(一)系统地分析认识社会、经济的最新发展形势和趋势
上世纪70年代初, 鲍尔斯等一些西方学者认为, 教育与社会经济和生产的一致性原则是一条基本规律,有什么样的社会和生产活动, 必然有什么样的教育与之相配合、相适应。具体到高职教育,它包含三层含义:一是高职教育体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二是社会经济发展推动高职教育发展;三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着高职业教育发展的速度、规模和结构,经济结构的变化,决定着高职教育结构的变化。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 党的十七大把教育列为社会建设的第一项任务, 并且发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号召。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已经进入了持续发展的快车道,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必将带来对高技能人才的更大需求,另一方面又将带来对高职教育更大的经费投入,推动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周济部长在2008年的一次讲话中指出:“新中国建立59年,改革开放30年,更远一点说,从现代教育制度引入中国开始,一百多年的时间,我们的教育干成了一件事情,就是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今后我们面临的新的历史任务,就是实现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这又将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我们用将近60年的时间完成了第一个历史性的转变,我们还将用数十年的时间来完成第二个历史性的转变。新阶段教育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对于良好教育的强烈需求和良好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概括起来讲,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已进入了全面提高质量的新阶段,进入了让孩子们上好学的新阶段、进入了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新阶段”。周济部长的讲话深刻而明确的指出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新时期教育的新使命、新任务。
(二)系统地分析认识产业、行业、企业的最新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职业岗位和人才需求变化
校企深度融合、工学紧密结合是高职教育最本质的特征,也是最主要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要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工学紧密结合,就必须深入了解学校所服务的区域内产业、行业、企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并以此确定专业建设方向和内容,以适应求生存、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发展。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早在6年前,学校抓住湖北省“十一五”期间,为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确定的做强做大支柱产业,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和提升服务业,发展和完善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4个目标;重点培育汽车、钢铁、电子信息、石化、食品、现代制造、网络通信、纺织、生物制药、电子商务和航空服务等行业;以及富士康、中芯国际等大型企业相继入驻“武汉·中国光谷”的历史性机遇, 不失时机的调整专业结构,开设了光电子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电子商务、空中乘务等新型专业。扩大了学校的服务范围,扩大了与行业、企业合作的空间,在更大的范围内求得了企业的支持。仅近3年内,上述几个专业获得的企业捐赠设备就近1千万元,极大地改善了专业办学条件,同时,这些专业依托企业广泛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形成了鲜明的专业办学特色。因此,尽管上述几个专业办学历史不到6年,但在2008年,光电子技术、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就成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重点专业,电子商务、空中乘务专业成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重点专业, 专业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专业办学规模不断提高,并且招生就业两旺,正在成为高职教育的品牌专业。
(三)系统地分析认识高职教育最新发展状况和趋势
当前,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是内涵建设。从哲学意义上讲,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和特有属性。就高职教育而言,培养高技能型人才,通过培训、科研和技术开发提供社会服务是其本质所在和特有属性。为此,高职教育的内涵发展就是要以提高办学水平、办学实力、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社会水平、凸显办学特色、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为宗旨。高职院校要紧紧围绕这个宗旨,以学术力量的培育为基础,以学校文化建设为灵魂,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为支撑,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重点,以管理体系建设和管理能力提升为保障,全面推进学校的改革与创新。
(四)系统地分析认识高职院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和优势
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办学优势,又要有良好的办学条件作保证。高职教育非常强调职业针对性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不仅要重视以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等为重点的硬件条件建设,也要重视以办学理念、教风、学风和学校文化为重点的软件条件建设。其中,特色鲜明的高职教育大学文化是根本。科学技术是文化的核心要素之一,职业性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最基本的特征,因而高职院校的大学文化建设必须以职业价值为导向,以科技文化为主体,形成高职院校文化的特色。首先,要将职业价值渗透到学校的各种文化活动中,除教学活动外,还包括学生社团活动、学术活动、创新活动和创业教育活动等。通过各种活动,营造职业氛围,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诚信守纪、吃苦耐劳、团队协作的品质,让学生体验职业价值,懂得尊重职业价值和弘扬职业精神。第二,要营造富有特色的专业文化和科技文化氛围。
二、系统化地思考和设计专业建设规划
专业建设规划是指在战略层面,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结合学校实际做出的具有前瞻性、整体性、长远性的专业建设计划和实施方案。制定专业建设规划是一项涉及面广、影响到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大局的系统工程,因此要以战略的眼光进行系统化的思考和设计。
(一)专业建设规划要坚持三大原则
一是市场需求导向的原则,市场需求一般讲由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岗位)、就业(市场)五个要素构成,在进行专业建设时就应该充分考虑这五个要素;二是量力而行的原则, 就是说要充分考虑专业办学所需要的师资队伍、设备设施、建设投资、办学效益四个要素; 三是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打造品啤的原则。
(二)专业建设规划要做到三个瞄准
一是瞄准社会需求,明确专业定位,这个定位包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专业办学规模和服务面向等; 二是瞄准社会人才需求类型,确定课程内容、体系和教学的方式方法; 三是瞄准行业标准,确定专业教学的课程标准、专业标准和人才质量标准。
(三)专业建设规划要实现三个结合
一是灵活性与稳定性相结合,要集中力量和优势办好一批社会需求量大、技术相对稳定的长线专业,以此为骨干,发挥其辐射作用,开办一些社会紧缺的短、平、快专业,提高办学效益,扩大专业服务空间;二是做到宽口径的专业设置与专门化的培养方向相结合,使学生毕业后既有第一岗位任职能力,上岗即能顶岗并能顶好岗,又有较宽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岗位适应性和跨岗位工作能力较强;三是做到社会的专业需求与学校的专业办学条件、特色和可行性相结合, 不盲目、不随波逐流,以保证学校办学质量和声誉,形成学校鲜明的专业特色。
三. 系统化的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训练等活动进行设计和实施的规划。包括专业课程方案、素质教育目标与活动设计、专业教学所需要的支撑条件、教育教学进程与时间安排等部分。培养方案是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标准,是各专业有关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内容、支撑条件与进程安排的基本要求和一般规定,是各专业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和学生制定个人学习计划的主要依据。与传统的教学计划相比,区别在于人才培养方案不仅包括了传统的专业教学计划,还确立了课程标准、专业标准、支撑条件,设计了专业教学主渠道外的各种素质拓展活动,是一个涵盖了学习、训练全部活动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一)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指通过系统的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即“培养什么样的人”。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必须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体现专业特点,符合职业性、针对性的要求。培养目标要有明确的职业定向性,除了最基本的大学生素质要求,如道德品质、身心素质、职业态度和责任感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外,应紧密结合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体现高技能人才的特征。人才培养目标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人才培养的政治方向;第二,人才培养面向的产业或行业,能够从事的主要工作岗位,第三,人才的层次和类型。
人才培养规格是指依据人才培养目标所规定的具体标准。通常以较为具体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进行描述,包括通识知识和通用能力、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专业拓展知识和能力三部分内容。在确定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时,首先要按照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共性要求,系统设计好公共基础知识(通识知识)和通用能力,同时要在对职业岗位(或典型工作任务)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重点确定以下二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要求:一是专业知识和能力,即胜任某一(或几种)职业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强调专业的应用性和针对性,注重综合专业技能的掌握;二是专业拓展知识和能力,即从事相近专业或跨专业工作所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二)深入进行课程改革,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一般来讲,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教育教学活动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各种学习活动的总和。课程体系是指各专业所开设的各类课程及具体科目的组织、搭配所形成的结构关系与合理比例。课程体系应目标统一完整、上下左右关系明确,课程既有所分工、有所侧重,又互相补充、互相协调。
高职院校在进行课程开发设计时,要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以现代课程理念和课程理论为指导,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为主线,按照职业能力目标化、工作任务课程化、课程开发多元化的思路,建立基于工作过程、有利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课程体系,建立学校、行业、企业共同开发课程的长效机制。
当前在高职教育领域,工学结合课程己经得到普遍推广。工学结合的课程是指将从事某种(或几种)工作所需要的理论、知识、技术、技能融入相应的学习活动中,将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融合成一体的课程,其特点是“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工学结合课程的具体类型很多,主要有“双证”课程、项目课程、学习领域课程等。
“双证”课程是指将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考证内容与相关专业课程内容相融通的课程,项目课程是指以工作项目为单元来组织教学内容,并以项目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学习领域课程是以一个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来形成专业教学单元的课程。
课程改革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工程,也是教学改革和专业改革的核心。因此要做到四个转变:在课程理念上由教程向学程转变;在课程价值取向上由学科、知识本位向职业能力本位转变;在课程教学方式上由老三中心(课堂、老师、教材)向新三中心(学习者、做中学、经验)转变;在课程导向上由教学专家主导向消费者需求主导转变。
(三)建设素质与结构并举,学术与技能共进、结构优化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
在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上,要将“双师”素质的提高与“双师”结构的优化并举,按照开放性的思路进行建设:一是要营造开放的资源环境,强化学校、企业、社会三方协力合作,形成企业能工巧匠和技术专家参与教学,学校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和开展技术服务的良性运行机制;二是以制度建设为先导,进一步推进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建立有利于专兼职教师自我提高和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三是以校企合作为桥梁,通过聘请企业的技术权威和技术大师定期到学校举办讲座及技能演示观摩课、长期聘请企业的能工巧匠和技师讲授实践技能课程、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指导学生校外顶岗实习等方式,建立一支实力雄厚、相对稳定的企业兼职教师队伍,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来自企业一线的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讲授的机制;四是实施教师教学力提升、“双师”培养、名师培养与引进、师德建设等四大工程,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双师”教学团队。
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师应该按照五项新要求提高自己:一是应该了解所任课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所教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作用、职责和任务;二是应该了解所任课专业与社会、行业、企业的相互依联,熟悉几个企业、交几个企业界的朋友、积累企业工作经历;三是要积极参加工学结合课程、精品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提高工学结合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组织能力;四是要努力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五是要积报参与科研技术开发和实验实训室建设管理,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和科研及技术开发服务能力。
(四)按照校企合作长效化、工学结合制度化的思路,创新工学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价标准、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实施人才培养过程的总和。狭义的人才培养模式仅指在人才培养实践中形成的比较成熟、稳定、系统的方式方法的体系和框架。专业建设中的人才培养模式,一般都是指的狭义的人才培养模式。
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要充分发挥校企深度融合的优势,建立制度框架下的校企合作良性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创新以“三全一主体”为特征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即:校企合作全过程贯穿(校企共同制定教学计划,校企共同开发课程,校企共同承担专业教学,校企共同实施教学考核与质量监控);工作过程导向全方位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适应行动导向要求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式,学校专业教学向企业延伸等);工学交替全面普及(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双证”融通等在学院所有专业和教学环节推进和普及);以“订单式”培养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主体。同时,要根据专业性质不同,创新工学结合的多样化实现方式。
在专业人才培养中,人才培养模式多是以教学模式来呈现。一般来说,某种教学方式的稳定化、系统化和理论化就是教学模式,它是在教学实践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整套组织、设计和调控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的体系,也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当前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形式很多,如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单元集中式教学; 项目式教学; 工学交替式教学;“产品” 式教学;工作室式教学等等,专业性质、课程性质不同,教学模式也不同。
(五)按照功能复合化、建设多样化、管理规范化的思路,建设专业教学需要的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建设要按照“基本技能养成——专项核心技能形成——职业环境下的综合职业技能培养”的职业技能形成内在要求,以校企资源共享、互惠共赢为原则,以实现“教学、职业技能培训、生产、技术开发与服务”四大功能为目标,采取学校自建、引进企业在学校建、学校到企业建、学校与企业共建等方式,以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为重点,将虚拟、模拟仿真与真实环境、真实工艺、真实生产相结合。通过校企合作,巩固和建设一批与校内实训基地功能协调并有机衔接的校外顶岗实习和就业基地群。形成校内生产性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有机衔接与融通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适应工学结合、校企共同参与的实践教学运行机制。
(六)按照目标与过程结合、刚性与弹性相融的思路,建立质量评价体系和柔性化的专业教学管理系统
按照“以人为本、就业导向、注重过程、多方参与、持续改进”的指导思想,针对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要求,加强制度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以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和工作规范为组成部分的质量标准体系,以教学管理改革为突破口,建立扁平化的教学管理机构,完善和修订适应工学结合要求的教学管理制度,包括学分制下的学籍管理制度、工学结合管理制度、校企双方参与的学生学业考核评价制度、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实训场馆开放式管理制度等;优化管理运行机制,形成高效、科学、具有自我完善功能的管理体系。尤其是在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将柔性管理的理念运用到教学管理之中,形成以时间弹性、教学单元细化、资源灵活配置等为基本特征的柔性化教学管理体系,使教学管理系统能够适应工学结合对教学组织的多样化要求,具备快速反应能力。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以质量标准为核心,以四方三层为特征的柔性化教学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有效地保证了学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实施,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作者:马必学 单位: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摘自《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