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园、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建好了,却很难吸引入园安家的“凤凰”。这是大学生创业遭遇的尴尬。对此现象,有人形象地比喻说:“就像是一盘做好端上饭桌的菜,却找不到适合的人来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虽然国家、各省市、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但真正踏上创业道路并取得成功的高校创业生人数,与600万高校沉淀就业基数相比,简直是“沧海一粟”。
共青团自贡市委党总支书记杨斌分析说:“大学生创业需要迈过众多门槛,首先个人应具备创业的能力和素质,其次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创业资金、创业场地等。种种条件限制,成为迫使高校毕业生最终放弃创业梦想的一道道障碍。”
资金,依然是制约青年创业的瓶颈之一。许多人认为,虽然有专门针对大学生创业的资金扶持政策,但落实起来困难重重,许多学生依然付不起创业“入场费”。以青年小额贷款项目来说,有营业执照是邮政储蓄银行提供贷款的硬性指标,但很少有大学生能拿出资金进行工商注册。此外,创业项目在开发、投入市场过程中,普遍面临需要持续后续资金帮扶的问题。
一些专家建议,应进一步改善大学生创业的经济环境。争取相关政府部门支持,出台失业青年创办领班经济实体不限注册资金、不限经营方式、不限经营领域,减免税费等优惠政策。采用多渠道筹集资金、搭建风险投资平台、创建微型企业担保资金等方式,提供更易操作的举措为学生创业保驾护航。
除了受经济因素制约外,一些回乡自主创业的高校生表示,许多家乡亲朋好友对自己返乡创业的做法并不理解、支持。“在大城市读了四年书,混不下去,又回到乡间务农来了。”这种看法使他们背负了不必要的精神压力。
“高校生自主创业在中国还是新生事物,需要慢慢建立、培养起适合其成长的环境、条件。”共青团四川省委书记张彤说,“社会各界应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给予更有力的支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宽松的社会环境。”
(信息来源:《中国青年报》2009年8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