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周年校庆征文]难忘的岁月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来源:新闻网发布时间:2014-01-03浏览次数:2074

电信学院 姚建永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建校已40周年了。40年的风雨历程中, 我们经历了很多事情。这些事情看起来似乎都是一些不起眼的事情,但汇聚起来,就是一段历史, 就是一段难忘的记忆。一路走过来的武职人,每个人心中都装着一段几十年的沧桑记忆。

    目睹学校历经四十年建设发展,现已壮大成为万人强校。 吃水不忘挖井人,在校庆40年之际,能静心回忆往事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如今,关山地区已成为东湖高新区的中心区域,高楼林立, 武汉职院就傲立其间。校门前关山大道直通华中科技大学,凌家山北路与关山大道交汇于此。路的南面有一座小山叫凌家山,山上有校友捐建的楼阁﹑钟楼和休闲小路。小山的东头转角有一个碧波荡漾的凌澜湖,每日清晨迎来晨曦朝阳。沿小湖向上山,走小路顺南坡而下,便见得与山相邻的一片楼宇,这便是学校主校区。与山相对的凌曦楼就是现在的电信学院办公楼和教学大楼了。放眼望去,整个校区建设规划有序, 山水相连,呈现一派朴实优雅之气象。校园四季景色怡人,春有百花齐放,秋有丹桂飘香,令人陶醉。

    1984年,我由武汉市电子工业局教育办公室调入武汉无线电工业学校(武汉职院前身)电子专业科。那时的校园只有不到三十亩地,两栋三层楼房,一栋是教学楼(现东区思源楼),一栋是学生寝室楼(现东区18栋楼),一楼是实验室和教研室,一个食堂(现已拆除)。学校周围都是稻田、鱼塘和菜地,现在的运动场原先还是一片稻田。那时,关山大道还是一条普通的乡间公路,交通极为不便,若是坐公交,得先乘坐由武昌中华路到关山的15路公交再转乘48路,方可抵达学校。

   那时学校仅设有电子和机械2个专业科,我被分在电子专业科,担任电工电子课程教学和实验指导工作。电子专业每年招收一个班,生源是高中毕业生,学制3年。1984年,我担任了84304班班主任,班上有40多人,只有5个女生,排球比赛时都无法组队。

    1986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步伐加快。学校电子专业科增设了通信技术专业和家用电器专业2个新专业。通信技术专业通过世行项目与比利时鲁纹工程学院合作办学, 鲁纹工程学院派来一位专业教师与学校电子专业科老师一起建设通信技术专业。比利时专家带来教学软件,在当时国内也是很先进的。我们老师在仅有的几台计算机上,如饥似渴、不分昼夜地学习,很快掌握了软件使用方法。随即,我们参考鲁纹工程学院通信技术专业制定了首份通信技术专业教学计划,同时建立了学校通信技术专业史上第一个计算机实验室。期间,比利时鲁纹工程学院德沃夫教授多次来学校指导工作, 其严谨的工作作风至今难忘。后来,在大家共同努力下,该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精品专业建设项目,并列入湖北省精品专业。

    1999年,学校升格为高职,更名为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原先的电子类专业也就演变成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学院专业建设随之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90年代后期,武汉发展建设“中国光谷”,电信学院以敏锐的视觉,在我国高职院校中率先开设光电子技术专业。该专业经过国家示范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建设,现已成为国内知名的国家示范性重点专业。

    几十年来,学院专业建设始终保持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同步。本世纪初,电子、信息类专业招生和就业渐入佳境,向鼎盛迈进。电信学院抓住天时、地利、人和的良好机遇,迅速壮大起来。2004年,电信学院在校生达到创历史记录的3700余人。学院与青岛海尔集团合作建立海尔大学武职海尔服务中心,培养了近千名家电生产和维修人员。寒暑假期间,中原NEC手机生产测试岗位70%以上员工是我院顶岗实习的学生。

    我很荣幸地参与、享受并见证了学院跨越发展的进程,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锻炼,磨练了意志,丰富了阅历。那时,学院的教师依然较少,一个顶俩,很辛苦,课酬也很少。但大家很团结,有忙必帮,忘我工作,不记报酬,毫无怨言,愉快而和谐。比如每年暑期学校都要组织人员到江边防洪,大家踊跃报名,住在江边,吃在江边,场面感人。

    几十年遇到的人和事很多很多,一时不知该如何叙说,只是从学校发展的时间脉络和电信学院专业建设方面做一个粗线条的回忆,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过往的那些年那些事。要知道,学校的发展进步和建设成果也是经年累月而成,让我们珍藏过去,放眼未来,在庆祝学校40周年华诞之际,真心祝愿学校有更大的发展,取得更辉煌的成果。

                            

               


武职影像

视频播报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