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周年校庆征文]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来源:新闻网发布时间:2013-11-25浏览次数:1981

 杨腊运

    今年是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四十年华诞,当我站在武职校园里,放眼望去,那一幢幢造型各异的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矗立无言却透着灵性;那郁郁葱葱的凌家山,碧波荡漾的凌澜湖,静静地述说着这片沃土的寒来暑往,春华秋实;那鸟儿们的窃窃私语,学子们的琅琅书声,飘然入耳,悠然入心,顿觉生机无限,好一幅和谐宜人的学府气派!回首往昔,倍感骄傲,展望未来,充满希望。

    四十年前,武汉长江电讯技术学校草创于黄金山下。那时学校只有两栋建筑物,一栋教学楼(现思源楼),一栋宿舍楼(现东C楼),校门在南边的小马路上,占地面积不到三十亩,没有围墙,周边都是农田,还有几处农舍。建校当年,73级118名学生均是湖北各地的农村知识青年和第四机械工业部、湖北省电子工业局所属企业的青年职工,34名老师则是来自第四机械工业部所属各地企业的技术骨干。那时,学生理论学习在校内,实习主要依托国营七三三厂(现长江融达公司)和国营七一〇厂(现中原电子集团公司),师生就餐要走到国营七三三厂食堂。为了解决吃饭问题,1975年学校修建了一个食堂(后拆除)。

    遥想当年,虽然条件简陋,生活清苦,但师生们不畏艰辛,自己动手,清理建筑垃圾,平整场地,栽树种草,修建球场……那时正值文革期间,学生上课用的教材无处购买,学校便从成都无线电机械学校和桂林无线电工业学校等兄弟学校借来教材样本,老师们亲自动手刻钢板,自己油印。由于时间紧,油印教材也是一单元一单元分批印发。看到老师又刻钢板又备教辅改,非常辛苦,手捧图文并茂、油墨味尚存的教材,学生们由衷地谦佩老师的敬业精神,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失去的时光夺回来。大家互相比赛,唯恐落后,每天六点便起床早锻炼。上课时,教室里总是座无虚席。无论是在教室上课还是课余自习,学生们都孜孜不倦,经常读书至深夜,直到老师来催促,才依依不舍地放下书本,离开教室。学生们学而不厌的精神也深深地打动了老师,在教学中倾囊相授,对学有困难者,老师们更是诲人不倦,直至学生弄懂为止。大家只有一个心愿,愿青年学子学习进步,学有所成,健康成长。那时,师生们在一起学习、工作和劳动,课余一起打打篮球、跳长绳,感觉非常温馨,生活得非常愉快。大家只有一个信念,相信学校在党的领导下会越办越好,越办越强。

    岁月如梭,时光荏苒,四十年耕耘,四十年巨变。1978年12月,学校更名为武汉无线电工业学校;1994年5月,成为国家级重点中专;1998年4月,与湖北国防科技职大合并;1999年3月,国家教育部下文批准成立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后又通过资源整合,实现了六校一统,现已发展成为涵盖机械、电信、建筑、计算机、外语、工商、纺织服装、旅游、艺术、生物、人文社科共计73个专业的综合性高职院校;武职校园内一栋栋教学大楼拔地而起,实习实训室相继建成,实习实训设备逐步完善;武职广纳才俊,拥有一支知识渊博、无私奉献的教师队伍,他们呕心沥血,滋兰树蕙,培养了数以十万计的武职学子;武职一直“进口”旺 、“出口”畅,并且同2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四十年的拓荒播种,这里已成为一片沃土;四十年的锲而不舍,这里已成为人才的摇篮;四十年的上下求索,这里已成为千湖之省高职教育的璀璨明珠。

    四十年来,武职历经沧桑,几经周折,又不断发展,数创辉煌。一个个荣誉、一枚枚奖牌、一张张证书,彰显了武职人“厚德、笃学、求实、拓新”的精神,见证了在历届领导率领下,武职人不失时机抢前争先,推动发展,成就荣耀的奋斗历程。今天,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传递到新一代手中,我们的教师始终勤教善教、甘为人梯;我们的学子依然志存高远,敦品励行。今天的武职人深知,唯有厚德笃学,才是王道;惟有求实拓新,才能立于潮头;惟有默默耕耘才有收获,惟有无私奉献才能品尝到真正的幸福。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作为武职建校时期的一位老同志,经历了武职发展变化的每一个时期,在回首往事的时候,可以自豪地说,我不辱使命,为武职贡献了全部青春。如今虽说退休在即,心中却藏着一个始终不渝的梦想,梦想着武职有更多成果,成为职业教育本科院校;梦想着武职有更快的发展,更大的飞跃,成为国家一流、国际知名的品牌高职院校。

    “植桂培兰不仰千种绿,栽桃育李尤钦万顷材”。在武职四十年校庆到来之际,愿武职人一如既往,紧紧把握时代主旋律,心系教育,情牵学子,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有用之才,虔诚地祝愿武职越办越有活力,祝愿武职在未来的发展中百尺竿头,更上层楼!我坚信:武职的明天更美好!

 


武职影像

视频播报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