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高职教育关键词:校企深度融合和工学结合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来源:新闻网发布时间:2010-05-27浏览次数:765

    荆楚网消息(记者黄培、实习生 陈婷婷)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湖北省高职院(校)长联席会议执行主席,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对于马必学校长其人,这位从事职业教育工作30余年的资深教育工作者,这些头衔显然是远远不够来定位他的。5月24日,记者有幸采访到了马校长,请他就目前的高职教育现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虽已年近花甲之年,但马校长神采奕奕的气质很难让人与他的真实年龄联系起来。谈到目前的高等教育现状,马校长说,家长送孩子上大学是为了学知识,但是一部分大学生却并无所获。马校长举了一个很鲜活的有趣的例子,这就好比你揣着一堆钱去商场,把钱全给了人家,自己逛了一圈却两手空空的出来了。这或多或少反映了目前高等教育产学脱节、人才培养不到位的一个怪圈: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学生抱怨找不到好的工作,可另一方面,用人单位特别是产业界,又抱怨大学毕业生不好用,没有动手能力,没有工作经验。于是乎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学生很委屈,说没有机会实践;学生家长说我花了这么多钱,教育经费越来越高、投资越来越大,可是最后却没有多大的收获。政府部门也发现,国家现在产业升级,急需高端人才,可是却面临着人才短缺。

  这些问题引发了我们对高等教育的一系列思考,到底我们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什么样的模式来培养?

  马校长站在高职教育的角度上为我们回答了这些问题。马必学说,高等职业教育经过30年的大发展、大改革、大贡献,进入内涵式的发展阶段,展望未来要做到“四个跳出”,即跳出高职看高教、跳出高教看教育、跳出教育看中国、跳出中国看世界。

  马校长说,现在社会的人才需求模式就如同一个梭形,两头略窄的部位,分别代表了高端型技术研发人才和技工型人才,而中间略宽的部位就是现在社会大量缺少的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正是承担着培养中间这部分人才的使命。这类中间部分的人才主要包含以下几类: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人才、生产管理人才、营销人才和专职业务人员。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的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了一个品牌,马校长就该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马校长说,高职教育有两个关键词,校企深入融合和工学结合。

  积极探索高等职业教育规律,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建设需要,促进内涵建设的全面提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普遍努力的方向和工作重点。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要求,针对湖北省推进新型工业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倾力打造“1+8武汉城市经济圈”等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认真分析当前高职教育的新要求和新任务,以领导能力建设为前提,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走“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品牌强校”办学之路,正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在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模式、专业教师团队建设等四个方面实现校企深度融合的开放式高职学院。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学院就曾为葛洲坝集团、平顶山煤矿、海南三亚机场、深圳热工仪表等企业定向培养专业人才。经过多年努力,学院在富士康集团、NEC、武汉烽火集团、华中数控公司、深圳华为集团等全国200余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稳固的校外实训就业基地,并与青岛海尔、华中数控、深圳华为、辽宁金通、武汉丽岛等多家企业联合开办以企业命名的订单培养班级。2006年,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指导下,由学院牵头,联合全省40多所职业院校和省内外120多家企业组建了湖北现代制造、湖北电子信息和湖北旅游三大职业教育集团,为产学合作搭建了更广阔的平台。2007年,为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学院设立校企合作与职教集团管理处,积极寻求和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使运作逐步规范。

  在校企深度融合方面较具代表性的是学院与富士康科技集团的合作项目。该公司10余年来一直与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在师资培训、人才培养等方面互动共赢。一方面,企业派专业人员到学院兼职任课,学院派教师深入到企业一线接受锻炼与培训;另一方面,企业为学院提供了价值700余万元的实习实训设备,学校将学生安排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合格毕业生优先为企业所用。近三年来,富士康集团共选定1000余名学生作为其定向培养的工程师,为这些学生进行免费培训,为这些学生提供助学金;并在我校所有专业中设立富士康奖学金,奖励品学兼有的各专业学生。

  校企深度融合也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马必学饶有兴趣地说。它已经成为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其实职业教育与企业有着天然的联系,职业教育产生于企业,初期就是企业的组成部分。校企合作不仅有利于学生就业,同时还解决了企业的人才培养问题,减少了企业运作成本,无论对学校还是对企业都是双赢互利的模式。因而对于高职教育而言,校企融合是大势所趋。

  而工学结合通俗来说,即学生学习的内容就是以后毕业工作的内容,老师在实践中教学,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据马校长说,学校非常注重“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每年寒暑假学校都会派遣大量老师到企业学习,这样老师就能及时将企业的最新发展和追求传达给学生,从而及时把握市场走向,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企业为核心来培养应用型人才。

  马校长说,综合来讲,高职教育应该把握好自身定位,了解市场需求,弄清楚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同时要做到高职教育的两个关键词,这样才能做到“上岗就能顶岗,顶岗就能顶好岗”。

  提到高校定位这个话题,马校长谈到了目前大学掀起的一股更名潮。“有的大学更名其实是有必要的,因为一个学校的名字体现了学校在该阶段的定位,也能很好地反映学校当今的发展特色。”

    详情请看相关链接:高职教育关键词:校企深度融合和工学结合


武职影像

视频播报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