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职故事】AI课堂太吸睛! “青力青成” 志愿服务队让暑期托管班成“香饽饽”

发布者:xww来源:人工智能学院(信创产业学院)发布时间:2025-07-20浏览次数:206

       通讯员 吴宇峥、陈明蕾

     “哇!我的画会动啦!”“我的猫能骑摩托车了!”“我画出自己的肖像画了!”……洪山社区活动中心此起彼伏的童声,让社区陈主任既惊喜又为难:“原计划30个名额,报名第一天就满了,我们只能扩招到38人。”

       7月7日上午9时,洪山社区活动室响起阵阵掌声,武汉职业技术大学“青力青成”志愿服务队开展的AI特色暑期托管班在此开班,人工智能学院(信创产业学院)分团委书记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挂牌。

       7月7日至25日,武汉职业技术大学“青力青成”志愿服务队为孩童们准备了AI绘画创作、AI音乐制作、图形化编程设计、人脸识别技术等丰富多彩的AI课程,让传统的暑期托管焕发出科技的魅力。

     “这是我们见过最具特色的暑期托管。”社区王主任在致辞中表示,这种将前沿科技与托管服务相结合的创新模式,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同时为孩子们打开了科技的大门。

     “对着麦克风说出你喜欢的颜色和动物吧。”志愿者陶红宇轻声引导着三年级的游翘楚。

       当“蓝色”和“海豚”化作空灵旋律时,孩子惊呼:“这是大海的声音!”小手跟着节奏摇晃起来。

     “有些孩子刚开始不敢开口,我们就设计‘声音接龙’游戏破冰。孩子们依次往AI添加词语,最终合成集体创作的音乐。”志愿者李思彤介绍,这个游戏既降低了技术门槛,又能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志愿者王锦萍在“服务日志”里珍藏着一幕幕温暖:有孩子问“AI会想妈妈吗?”也有孩子把AI生成的曲子命名为《送给王老师的歌》。那些由“彩虹”“恐龙”“孙悟空”变成的旋律,正悄悄在他们心里种下些什么——关于AI,也关于爱。

     “老师,AI画的花能送给妈妈吗?”7岁的褚奇源认真地向志愿者马全州提问。这个简单的问题,让在场的大学生们重新思考了AI技术的意义。

       为了让人工智能技术更贴近孩子们的理解,软件技术专业的殷曾锐将复杂的人脸识别原理转化为“AI猜谜王”游戏。当看到孩子们在简单操作中就能实现“魔法变身”时,他感慨道:“把专业知识转化为孩子们能理解的内容,是对我们专业能力的全新考验。”

       最动人的是刘瑾夕展示《我理想的AI》那一刻。画纸上描述到“帮妈妈照顾弟弟”。志愿者池思思红了眼眶:“在学校,我们总在追求算法精度,在这里,却看见了科技最该抵达的远方。”

     “武汉职业技术大学的专业支持,让社区科技教育水平实现了质的提升。”洪山社区负责人介绍道。在此次暑期爱心托管项目中,社区全面负责场地安保、人员管理和后勤保障,学校“青力青成”团队则专注课程研发与教学实施,形成了高效的专业分工体系。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这种优势互补的模式成效显著,托管班首周家长满意度达96.5%。目前,校社双方的合作共建也正在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推进。

       根据新达成的共识,未来除了继续深化科技教育合作外,还将拓展至文体活动共建、智慧助老服务、党团思政教育等多个领域。人工智能学院(信创产业学院)分团委将依托“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每学期提供约200人次的实践机会。洪山区共青团工作负责人对此高度认可,“我们已将该模式纳入重点计划,预计9月将正式开启‘银龄数字课堂计划’,欢迎更多武职学子走进社区,让校社合作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用技能传递温度,以服务践行担当。这个夏天,AI与童真的相遇,正在为社区治理和青年成长写下新的注脚。相信随着校社共建项目的持续拓展,将会有更多“青力青成”故事在社区生根发芽。  

       审核:肖伟  责任编辑:娄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