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娄修明、高俊
在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有这样一群心怀梦想、追求卓越的师生,在技能竞赛的舞台上团结协作,不畏强手,踔厉奋进,书写着属于他们的青春华章。
2024年11月28日至30日,“湖北省工匠杯”技能大赛湖北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盛大举行。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学生赵必威、申鹏程以上佳的表现包揽增材制造赛项金奖和银奖,展示了专业风采,为学校赢得荣誉。
初露锋芒:梦想萌芽与技能奠基
湖北省职业技能大赛每两年举行一次。赵必威的竞赛之旅,始于一次偶然的听闻。那是2022 年,刚踏入机制大类专业不久的他,第一次听到 “湖北省工匠杯” 技能大赛增材制造赛项,心中便萌生了参赛的想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梦想的种子在他的努力浇灌下,开始生根发芽。2023 年 5 月专业分流志愿统计时,对增材制造赛项有着浓厚兴趣的赵必威毫不犹豫地填报了增材制造专业,并且凭借在分流考试中名列前茅的成绩,如愿以偿地进入该专业学习。
进入专业学习后,赵必威很快就在竞赛领域崭露头角。在院级《尺规绘图》技能竞赛中,他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出色的绘图能力荣获三等奖,这无疑是对他能力的一次有力肯定,也让他坚定了在竞赛道路上走下去的决心。
赵必威第一次真正接触增材制造赛项,是曾文健老师指导的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播种生机”项目备赛。他熟练运用UG和中望软件完成建模并打印参赛产品,与团队成员协同作战,最终勇夺湖北赛区二等奖。
此后,赵必威如同一块海绵,不断吸收各类竞赛带来的知识养分,努力拓宽个人能力边界。他参与了湖北省第十四届“挑战杯” 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互联网 +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等多个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比赛。在这些比赛中,他先后学习了 Geomagic Design X、ZW3D、ZWCAD、Autodesk Fusion360、AutoCAD、Control x、Rhino3D、UG 等多个设计和计算软件,为自我成长蓄力。
“每参加一次比赛,就获得了一次进阶的机会。每掌握一个软件,都能够拓展我的思维方式和设计运算能力,也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在技能的海洋里遨游,我很开心。”赵必威说。
赛场鏖战:省赛舞台尽显实力
在2024年11月举行的湖北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的增材制造赛项舞台上,高手如云,竞争激烈。
比赛分数据采集与逆向设计、工装设计与制件、结构设计与制件三个模块进行,从正向、反向及优化三个维度考验选手的建模能力和设备操作能力,每个模块都像是一道难关,充满了挑战。
在模块A“逆向建模”中,扫描环节是重中之重。此次比赛的实物(铸造件)极为复杂,诸多凹陷和深孔部分的数据难以提取,而且赛场开阔空间大,打印设备又比较 “娇贵”,这就需要在密封环境下操作,稍有不慎就极易造成误差。面对这些难题,赵必威冷静应对,充分发挥他对 Geomagic Design X 软件运用熟练的优势和平时积累的丰富经验,选用该软件将扫描数据巧妙地转化成实体模型,以最快速度确定最优方案并完成建模打印,得到了现场评委高度认可。
模块B“工装设计与制件”属于正向设计,这对于有过机械创新大赛经历、专业基础过硬的赵必威来说并非难事,他的设计部分完成得较为顺利。然而,在检测第一次打印成品时,却发现尺码偏大。赵必威没有丝毫慌乱,而是凭着对设备和工艺的了解,果断调整参数,按赛题要求高质量完成设计打印。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每一台打印机都会有‘小脾气’,比赛中打印机就像一个朋友,我们一定要了解他、熟悉他,才能合作共赢。”
而模块C“结构设计与制件”,需要在控制优化方向、保留必要结构、节约材料、控制变量的前提下,通过 UG 软件计算并输出最佳优化结果。比赛中,赵必威一共进行了 5 次优化,每次优化都是对他专业能力和耐心的考验。第一次优化符合要求,但外形有棱角、美观度欠佳;于是他进行第二次优化,精心处理外形,增加了圆角;第三次优化,在确保承受力达标的情况下,进一步减少材料消耗;可第四次打印时又出现了精度偏差,他没有气馁,经过全面细致地检查后,将模型孔放大 0.4 毫米;到了第五次优化时,又出现了贴边现象,他靠着顽强的毅力再调整,最终输出了让团队满意的产品。
在这场紧张激烈的决赛比拼中,赵必威凭借着过硬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沉稳冷静的心态,逐个攻克各模块的难题,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实力,为最终赢得金奖奠定了坚实基础。
别样风采:申鹏程赛场亮“绝活”
在此次省赛舞台上,申鹏程犹如一颗闪耀的新星,同样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与无限的潜力,绽放出别样风采。
作为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大二学生,申鹏程踏上省级大赛的舞台,背后有着一段特别的故事。
大一物理课上,申鹏程表现出色,给吕程博士留下深刻印象。而后因期末考试总分在年级排名第一,被推选参加此次大赛的备赛。对于当时还是赛场“小白”的他来说,面对省级赛事,周围又皆是经验丰富的竞赛高手,紧张情绪在所难免。然而,申鹏程骨子里那股执着且倔强的劲儿在这时发挥了作用,他迅速调整好状态,全身心投入到比赛当中。
在比赛各环节中,光固化打印环节难度系数颇高,申鹏程却在这里展现出独特的创新思维,他是全场唯一选用斜面支撑打印的选手。别出心裁的选择,不仅节省了时间,更是确保了打印产品的质量达到最优,让评委们眼前一亮,也凸显出他扎实的专业知识与灵活运用技能的能力。
赛后复盘时,申鹏程更是表现出他严于律己、善于反思总结的一面。他主动讲道:“轻量化结构分析报告中我有一个小失误,在位移 < 0.015 条件下,通过软件两次优化生成数据均不符合条件,是我这次丢分的地方,也是我需要努力的方向。”
荣耀时刻:师生团队铸就辉煌
有道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手捧金灿灿的奖牌,赵必威说出了心里话:“这份荣誉来之不易,更多的是团队辛勤努力和汗水的见证。感谢学院的支持和老师们的悉心指导!感谢并肩战斗的小伙伴们!”
本次大赛增材制造赛项指导老师,全国技术能手王龙介绍备赛情况时说,根据大赛文件要求和赛事规程,团队对标国赛、参考市赛,对参赛选手进行全方位训练,以增强他们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要想取得好成绩,没有任何捷径可走。记不清赵必威一个人在实训室扫描过多少复杂工件,完成过多少次逆向建模设计,优化打印过多少他自己设计的作品。集训队组建以来,总能看见他在学校第二工业中心“世界技能大赛增材制造项目中国集训基地”忙碌备赛的身影。
“初次参加省级高水平技能大赛,有紧张,有兴奋,也有挑战,更有成长和收获。”回望艰辛备尝的备赛和决赛之路,申鹏程感慨良多。
申鹏程在此次大赛中斩获银奖,无疑是对他努力与付出的最好证明。从最初被推选备赛时的青涩,到赛场上的沉稳应对、创新发挥,再到赛后的深刻反思,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在比赛中成长的意义,也让更多人看到了他未来在技能领域继续发光发热的无限可能。
从第一次萌发参赛想法到主动报名参加院赛,从院赛脱颖而出到参加校赛,从校赛胜出推送到省赛,从省赛囊括金银奖到备战国赛,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两名优秀学子和师生团队一路披荆斩棘,攻坚克难,绽放璀璨的光芒。相信他们一定会在梦想的牵引下,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在更高的技能大赛舞台上书写浓墨重彩的新篇章。
审核:朱红 图文编辑:陈峰